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72586
 淡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必勝讀書法第一章(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必勝讀書法第三章(轉)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必勝讀書法第二章(轉)
作者: 淡出 日期: 2008.09.24  天氣:  心情:

第二章  使讀書更容易的「加工讀書」術


26在常用的書口作索引處理


為了使用方便,在書本妥善的加工,有益學習。譬如手中有一本關於執行查封法的民事專書,內容按「目錄」、「前言」、「總論」的順序所構成。首先衡量各項目的頁數厚度,以各種不同顏色的筆在書口處註明,加以區分,這樣一來,當你需要用書時,只要看開口的地方,馬上就知道在那一部份,可以縮短翻查的時間。


 


27重要部份很長的時候,在該行的上面做括弧記號比劃線來得好


學生時代大家可能都有這種自以為是的情形,就是用紅筆或黑筆在教科書跟參考書上雜亂地畫了許多重點線。當然畫線本身並非壞事,但通常幾乎整頁都里了紅紅黑黑的線。


曾問過一位同學為何要如此做,他的回答是:「我覺得所讀的每一個地方都很重要,於是不知覺中便全部都畫上了紅線。」


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如此一來,你反而不知重點在那裡,好像處處都是重點,摸不著頭緒。但是如果能在重要的字彙用括弧記號,那不是顯而易見了嗎?而對於括弧記號裡的字彙,下意識的也會多去注意,如此一來,不就得到你所想要的學習效果了嗎?


 


28查關辭典前應預想單字的意義


老師們在上課時總不忘提醒學生:「多多利用辭,希望學生下課可以請教另一位老師-辭典,以便更為進步。但是教科書和參考書的生字並不多,所以在查閱前應多讀生字前後的文句,以掌握全句的意義,並先猜測單字的含義,再查閱辭典來印證,這樣查出來的生字才會記憶深刻,永不忘記。考試時因無法使用辭典,不懂的生字只能用猜的,而想猜得正確些,只有靠平常養成訓練自己的習慣。


 


29有需要速讀的書,最好由後面讀起


為了加深學習印象,我們都會去閱讀相關的書作為參考,但卻常常因忙碌而須瀏覽的方式,於是很多人往往才翻開第一頁就停下來了,這種例子常發生在你我的身上。在此建議你:不如從後面讀起,你會發現成效頗佳。因為一本書的結論一定出現在後面,同時邏輯的延伸是根據開頭所提示的事項,再於書尾歸納整理。如果光看結論仍無法了解書中全意,則可看比結論稍前一些章節;這樣就不致將已懂的部份重讀一次,而浪費寶貴的時間。


 


30劃線應在第二次閱讀的時再做


要有效率的研讀教科書、參考書,最基本的方法是找出可能考到的地方。並以之為重點反覆練習,所以首先便需要在重點上劃線。


有的學生在一買回書籍後就立刻劃線,也許這種做法可產生「很快地進入情況」的感覺,不過往往卻收不到效果。教科書、參考書拿到時,應先瀏覽一遍,將重點找出來再劃線,才不會得不到要領而徒自浪費時間、精力,所以最好在第二次閱讀時再劃線。


 


31已經讀過的參考書可以堆積起來


常在報章雜誌讀到有關某出版社主編的報導,這位主編從六歲起就懂得將工作當作遊戲,並且堅守不浪費時間的原則。於是他定下原則:如果要更有效的工作,就應賦與自己眼前可看見的報酬。


他所謂的「可看見的報酬」,方法是在桌子邊堆積一些文件,還有非閱讀不可的原稿。皮鞋邊則堆滿末完成的校正稿及封面,他把這些東西都擺在自己伸手可及的地方,當他拿起左手邊的信件閱讀完,並加上「處理完畢」的批註後,就轉移到右手邊。這樣以自己身體為中心,把末完成和待辦的事項加以分隔,便能使工作效率提高,節省下不少時間。至於成果如何,從他處理完的文件堆積的數量即可證明。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主編談到:當他埋首於工作中時,看到處理完畢而堆積如山的文件,會有一種「滿足感」。也許這是個人習慣,但是他的方式仍十分值得效法。


 


32發生倦怠感時,不妨以童話來調劑一下


心理學界咸認為倦怠感是來自身體內部,學生們所以不喜歡讀書,並非因厭煩,無聊而失去學習的意願,是學習意願根本沒有持續才會如此。


某心理學家主張,要持續學習意願的方法,便是在身體受到倦怠感支配時讀一些童話以為調劑。因為閱讀童話可打破目前的思考、行動的框框,再回到童年美好的經驗中,重拾失去的稚情,這種感情可賦予心靈新的結構,成為活力的泉源。


 


33以打開的兩面為單元、比較容易使用、整理


筆記本的大小不一,小學生們大都喜歡小的筆記本,升上初、高中後,就喜歡大的了。在此建議大家巧妙的利用小型筆記本。因為做整理歸納時,用小型筆記本最能發揮功效,所以最好能將小筆記本的左右二面做為一個單元,只記載一個題目,如果是橫寫,則在右開頭書寫該項目的綱領,直到右頁最下一行為止。以上的整理方法非常理想,既可以利於記憶、又有整齊美觀的優點。


專門研究工學的學長曾說:「一般說來,人的集中力只能維持15分鐘,其它的時間大多為雜念所侵。」此言確非虛構。因為小筆記相對兩面的閱讀時間恰巧約需15分鐘,所以可以在雜念出現前,將一個單元讀完。而大筆記本記載的內容太長,可能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厭煩,其學習效果便遠遠遜於小筆記本。


總之,在翻閱小型筆記本時,最好能將打開的二頁一次讀完,以告一段落,鬆一口氣,再向下一個15分鐘挑戰。如此一來在短時間內,即可很快順利讀完整體筆記,集中力也可持續不變,不致有太大的疲勞感。


 


34有效利用錄音機,睡覺時也可進行學習


在剛要就寢、或睡醒後賴床的一段時間,精神狀態會進入一種類似催眠的領域,此時若得到某些暗示,在睡醒後便會有被命令似的行動,這點在實驗中已得到證明。此實驗證實了「後催眠暗示」的效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類似經驗:一邊睡覺一邊想終解不出來的問題,第二天早上即豁然而解,所以如果把這方法有意識的加以利用,就可以在睡眠中進行唸書。


在就寢前打開錄音機,反覆聽著預先錄好的學習內容,在無意識中將內容輸入腦海。錄音機若充分利用,便能成為發揮學習效果的有力工具。


 


35筆記本應只用右邊,左邊最好留白


經常看見有些學生用極小的字,將筆記本填得密密麻麻的。於是不禁好奇的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呢?」有一半人回答:「因太浪費紙張了。」另一半則回答說:「已經習慣了。」


需要知道筆記本功能是抄錄學習重點,以供複習之用。即要用不斷翻閱,便要注意讓以後使用起來更為方便,因此只使用右邊而空下左邊,看起來雖然很浪費,但若從抄錄筆記的目的來看,還是相當合理的。


 


36注意文章中「總之」,「換言之」的關鍵部份


寫書或演講的人,最關心的就是讀者感受、及是否能完全理解自己的意思。


演講時聽眾的反應會直接傳達出來,所以很容易知道他們理解了多少。著書則不然,因為作者看不到讀者,所以更為擔心。為了能讓讀者了解一整文意,可以多用「總之」、「換言之」等連接詞來歸納整理內容,而讀者們在看到這些詞句的時候,就應該特別注意了。


 


37將題庫當一種競賽,對學習產生興趣


學習需要付出許多時間、精力等代價,自然並不是輕鬆的事,但同樣使用頭腦,為何競賽便能使人感到有趣,而學習卻使人感到痛苦?不只競賽,一般的遊戲也能使人感到快樂。理由可能是因為該活動的成果可以立刻揚曉,所以非常具有魅力。


學習上也可以充分運用這種原理。我們在學生時代演練題庫時,因為都是剛學過的東西,所以自然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答完。即使是需要一番痛苦的努力學習,也能樂在其中,換言之,學習的成果,與當場能否獲得樂趣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題庫衡量實力標準,因此既不能忽視、也不必想得太可怕,你不妨將其視為一種自我的競賽,享受比賽後的勝利滋味,而興趣正是學習的催化劑。


 


38題庫應根據學習計畫重新編排


曾有以考生為對象的雜誌上曾刊登有一篇文章,建議學生不妨購買兩本同類的題庫。這是非常可行的好辦法。


文中舉了一個學生如何征服理工科的實例。內容提到這學生在拿到新的教科書時,先大致瀏覽一遍,然後便到書店中,從琳瑯滿目的題庫中找出與教科書內容最接近的一本,然後用剪刀剪下題目貼在紙上,所以買兩本問題集的理由就在此。接下來的步驟是把每一題庫與教科書有關的部份加以比對,並寫上教科書的頁碼,然後據此順序排列。完成以上的工作,再根據自己的學習計劃、上課內容重新編排題庫單元。


在做答案時,如果完全會就繼續答下去,若錯了就寫在貼問題的紙上,再重頭讀一遍教科書,以尋找正確答案。像這種回到源頭,尋找出更正確答案的方法,在資訊上稱為「回饋」,這位學生正是此一方法的實踐者。


 


39使用兩本題庫,可消除對不擅長科目的恐懼感


某高中女生也有使用兩本題庫的學習方法經驗,且得到很大的學習效果。


首先,她在書店中比較各種不同的題庫,購買編排類似的兩本,再採取以下這種「三段式學習法」:


1A本題庫解問題。


2將不會的問題放在一邊,回到教科書上重新熟讀基本定理、公式。


3再由B本題庫證實是否能充分理解。


如果經過這三個步驟還是無法找到答案,就重覆1~3的過程。這個方法對於自認不擅長的科目具有心理上的彌補作用,只要有恒心,一定可以克服困難。


 


40卡片應將一個事項分類幾項


在圖書館尋找書籍時,都要先參考分類表,先找出自己所要的書籍的類別,根據日本的十進法可分作哲學、歷史、社會等,即以主題為單位來分類。若無法確定書籍類別、圖書館也另有書名、作者兩種索引卡,共有三種整理卡片以便讓讀者查尋。


除了圖書館,在電話簿上有類似的分類情形。電話簿通常分為「住宅號碼」、「分類號碼」二種前者以家庭為對象,後者則以企業為對象,便利不同的人使用。我們在學習時,如果也利用這種方法,做成各類卡片,相信對記憶必有很大的幫助。


 


41卡片應做不同的排列,以擴大記憶網


目前使用資料卡來幫助記憶的學生越來越多,卡片比筆記更方便的原因是能夠自由排列。例如把歷史事件依年代順序排列,然後整理在一張卡片上,可以幫助記憶。同樣的,也可把與戰爭有關的事項集中起來,成為專輯。


用卡片來整理歷史內容,最大的好處是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它,有時可抽出自己想要的卡片,以加深記憶,另外,可將本國史與世界史配合,往往可以得到意外收獲。


 


42用彩色卡片處理資料,有心理學上的根據


曾有個朋友將彩色卡片運用得很巧妙。他將所有資料卡分為紅、綠、黃、白四種顏色,首先用白色卡片記錄與日本文字和語文有關的資料,並永久保存下來。綠色卡片則記錄與專業學術無關一旦需長久保存的資料,如果只需保存四個月的資料,則用黃色卡片。紅色卡片是代替備忘錄所使用的,用完即撕掉丟棄。


你能想像他把四色卡片一起擺在桌上時,情景多麼有趣嗎?那是一種令人相當舒暢的感覺。根據色彩心理學的分析,這種明色系的卡片混合在一起,可以使人心胸鬆弛輕鬆、開朗,另一方面也可減少不認真的態度。如能善用其他方法,也可以得到相同效果。


辭典中常因字辭的重要性而標上不同的符號,同樣的你也可以用顏色來記符號,從卡片中將最重要的單字標示出來,使單字的重要性一目了然,對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43計畫表應用鉛筆書寫


以考試為目的的學校一定要使用計劃表,但如果實施效果不好,就必須加以修正,通常要更改好多次,它不會真正的實用。


因此擬定計劃表時,應用鉛筆,過段時間認為沒有不合理時再確定、書寫,以免每修正一次就需要重寫的麻煩。


 


44錄音機可以做為獲取知識的利器


有位美國政治家,常隨紙攜帶小型錄音機以便學習語言,即使洗個臉或坐在馬桶上也不忘隨時打開。據說他在四、五年內用這種方法學會的外語竟達四種之多。沒有花費許多精力與金錢,便達到這種效果。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去聽錄音帶,這樣就可以把內容保留在記憶中,心理學上稱此方法為「偶然學習」,也證明錄音機實在是我們的學習利器。


 


45辭典應用在書寫,而不是閱讀時


通常我們只有在閱讀文章時,才會邊看邊查英文或國語辭典。其實嚴格來說,這樣只利用了辭典的一半功能,另一半卻被遺忘了。


辭典的另一半功能,是幫助我們在寫文章時用字遣詞更加正確、辭藻也更豐富。所以寫文章時,可以用辭典核典對自己的辭句是否正確,雖然我們的目標是希望能多認識一些新的辭句,但起碼要能活用已知的部份,從不斷的訓練中培養寫作能力。


 


46經常重讀目錄,可掌握全書的邏輯過程


以一句「我思故我在」名言而知名於世的哲學家笛卡兒曾說過:「一般的書籍只有讀幾行,再看其他目錄,就可以了解書中說些什麼。」


他的話也適用於閱讀教科書、參書上,由於目錄的作用並非僅在告訴讀者書中有何內容,而是整書章節間的關聯與邏輯過程,以效簡潔、精鍊的方式表達出來。


當學習有了進展時,我們很容易拘泥於細節。所以不只是開始讀一本書時要先看目錄,已學習過的書本也養成重讀目錄的習慣,以便掌握全書的組織、提高理解度。


 


47筆記本應貼索引,並寫上摘要


逛書店時,我們可以看到琳瑯滿目的雜誌,使人目不瑕給,要想全部讀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能把同類的重點歸納、整理成一本,使讀者能在時間內網羅更多的資訊,若發現對自己特別有用的,可依此找出原文。


這些雜誌的目錄標題下,多半附有簡單扼要的介紹,對於了解全書有很大的幫助,建議學生替筆記本製作目錄,其意也是在製作摘作。一本筆記用一份目錄,並加上簡單的說明,注意別太長,否則便失去簡明的意義。


每一條都能擷取精華,重閱時便很快就能進入情況了。這種作業同時兼具了整理與複習的功能,日後查閱時也不用每一頁去翻找,能省下不少的時間。


 


48背誦時使用描圖紙效果最好


學習英文時,我們常會用紙蓋住生字,以確定自己是否記住,這方法不論在國文、社會上都可以充分運用。國文方面可以確定作候、解釋等是否筆記,社會科則確定地名、年代、數字等是否記得正確。輔助方法除了用墊板外,還有效果更好的描圖紙-將紙放在教科書、參考書上,把想確定的文句用筆塗黑,這樣就可以從透明的部份一邊讀紙下文章,一邊回憶重要部分,還省去使用手遮的麻煩。


另一方面,如果培養閱讀長篇大論的能力,最好將艱深的生字用黑色區分出來,數字則用藍色,感覺便好像在解讀填字遊戲似的。這比在考試時將重點徹底輸入腦裡反覆記憶的方式更能節省時間、精力。


 


49利用電視或廣播學習語,應配合其它功能使用


曾有個大學生,為了學習語言便將電視機及收音機分開使用,四年即精進了兩種語言。他的方法是透過電視學外語,以人物的動作、場面來學習語調,收音機則用來學習文法之類理論性的知識。


以目前的大眾傳播媒體而言,與其傳達邏輯性思考,及零碎的知識,不如強調整體性的觀念。收音機自是以耳朵為對象的媒體,所以這名學生的方法相當合理。


 


50在參考書上塗鴨的意義


一般考試用的參考書都強調最好能將整本書確實、徹底的唸完,但事實上未必盡然。每本參考書的編者都不是同的人,其中必各有所擅,即使同一個題目,可能在甲書中書得簡明易懂,而其他書本則艱深晦澀。或是甲書的某部分寫的特別精采,而乙書的另一部分卻很可取,所以每本書的價值並不一樣。


法國哲學家柏格森曾有言:「如果一本二百頁的書中,有十頁是有用的,這本書就有價值,也該感謝作者了。其意也是在闡明這個道理。因此學生們不妨交換不同的參考書,各別汲其中精華,這是最明智的讀書方法。


 


標籤:
瀏覽次數:48    人氣指數:608    累積鼓勵:2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必勝讀書法第一章(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必勝讀書法第三章(轉)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