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 2007/2/12
靜,是找回真我唯一的路。
從表面上看,
靜,沒有聲音,沒有動作的狀態,是動的相反詞。
事實上,外表看不出活動,還不算靜,
能夠把心的活動都停下來,甚至連心的存在都不見了,才算真的靜。
靜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是儒家的主張,靜心列為首要。
孫逸仙講三民主義曾說: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也。
釋迦牟尼佛說:萬法唯心造。
我們都能體會:人之為善作惡,運用之妙,完全存乎一心。
靜,到底要靜什麼?什麼要靜?
心要能「靜」。
而且「靜心」必須進入生活,生活才會顯得多采多姿,才會有更廣闊的空間容我們飛舞,容我們創作,容我們去享有更多的生命喜悅!
靜心的派別很多,根據大師咕嚕.悟.槃彌達.安難(GURU.U.PANDITA.ANAND)的分析,認為較普遍的有瑜伽靜心、佛教靜心及禪宗靜心。
瑜伽靜心又大體上分為:
巴格提(Bhakti Yoga )瑜伽靜心——觀想神衹極限虔誠的靜心。
哈達(Hatha Yoga)瑜伽靜心——身體能量極限發揮的動態靜心。
皇者(Raja Yoga)瑜伽靜心——用咒語發揮極限力量的溶入靜心。
瑜伽派的靜心林林總總,但大多數的瑜伽術士只停留在第二階段的入靜途徑,或第三段的靜心狀態。
瑜伽靜心的修練分四個階段,佛陀、馬哈維拉(Mahavira)、巴丹加利(Patanjali),也都不約而同的將靜心的修為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身理靜心,這是靜心的起步。經過長時間的靜坐,身體終於肯靜靜坐下,身體終於享受到靜下休息的舒適喜悅。
第二階段是心理的靜心,也即是頭腦的靜心。經過不斷的提起、放下,不斷的動念、息念,頭腦最後也疲倦了、厭倦了。
這時候頭腦或心理會逐漸空朗、寧靜,身心在此時才真正開始進入靜心狀態,
但這種狀態是間斷性的,因為身心偶爾還會蠢動、飄浮。
第三階段是心靈靜心。當身理、心理都靜下時,心靈的靜心旅程就啟發了。在此種靜心情況中,靜心者的腦海空無一片,心裡無思無念,只剩下一絲或有或無的知覺,保持在恍惚縹緲的虛空中。
沒有動念,也沒有不動念,佛家把這種境界稱為「非想、非非想」。做者逐漸收縮、消失,只有靜心在發生,而沒有靜心的人。
這是至高至純的靜心境界,沒有掙扎、矛盾、痛苦、憂慮,只有舒適、安詳、喜悅、和平。但這不是最終的,能夠進入第三階段已是難能可貴,但靜心者還在。靜心者進入了絕對平和安詳的境界,但他還是有境有界,他與「整體意識」還是分開的,那一絲的界線,無形的存在著。
第四階段是「不可說的」——「殊麗亞」(Turiya)。
瑜伽行者把祂稱為「那第四的」。
馬哈唯拉稱祂為「莫克夏」(Moksha)——徹底的自由。
佛陀稱祂為「究竟涅槃」(Maha nivara kaya)。
巴丹加利稱祂為「阿曼及普拿曼」(Atman & Bhraman)的合一。
在這種發生中,一切已沒有了情況,沒有了境也沒有了界,沒有「有」也沒有「無」。沒有靜心者,也沒有靜心;沒有個體也沒有整體。所有二分性的對比全部消失,所有的分裂重新吻合。
佛說:「不可思議。」
瑜伽說:「那第四的,不可知的。」
禪宗說:「不可說,不可說。」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
…………
靜心的步驟?
一?
二?
三?
誰要知道呢?
當您在進行靜心的步驟時,您是嚴肅的、認真的,甚至充滿爭論性、個體性的。當您真正經驗了「那第四的」,溶入了那不可說的,當您再回來時,一切變得不認真的、可笑的。
因為,整體性的意識終於取代了個體的「自我意識」,那虛假的幻相自然消失。
所以,什麼問題都是沒有意義的。重要的不是歷史、不是科學、不是證據、不是真假,重要的是自性的了悟、徹底的覺悟!完全弄清楚自己的假象,自我的虛幻。咱們要的是最後的品質、最終的答案、最徹底的究竟圓滿涅槃,而且必須是親身經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