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愛的管教!五大基本法則
研究發現,在愛的關係中進行管教,效果最好。
“愛的管教”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基礎上。
但是,愛與管教之間的尺度,究竟該如何拿捏?
法則一:和善但堅定的態度~
和善等於尊重,用語言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
堅定,是指溫柔的堅持。
尼爾森指出,嚴厲型的父母往往過於控制、缺乏善意;寵溺型的父母則缺乏設立限制的能力。
孩子的自律和責任感,只有父母和善但堅定的態度才能培養出來。
“和善但堅定”的常用話語包括:“我知道你能換一種尊重別人的說法”“我很在乎你,
願意等到我們能相互尊重時再討論”“我知道你能想出好辦法”等...
法則二:讓孩子感覺自己是重要的~
孩子是社會的產物,他最強烈的動機就是希望有歸屬和被重視的感覺。
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爭取定位,證明他是家裡的一分子。
缺乏歸屬感的孩子,容易把控制局面、傷害別人當成自己行為的目的。
在充滿歸屬感和安全感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更能擔負起自己行為應有的責任。
尼爾森同時建議父母:應該多提供實際操作的機會,讓孩子從小對家庭有所貢獻,既能培養歸屬感,
也能提高生活技能。
法則三:運用長期有效的技巧~
過去父母習慣用懲罰來管教孩子,因為懲罰可以“立即”制止不良行為。
但孩子只是暫時不做不對的事,卻沒有學到什麼是該做的事。
短期有效的懲罰甚至會帶來一連串負面的影響,例如:反叛、自我概念低落、自暴自棄等。
有別於懲罰,愛的管教要教孩子做該做的事。
兩大長效技巧包括:一、引導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激發正向行為;
二、提供真實的學習情境,讓孩子從體驗自己行為的合理後果,學會自我負責。
尼爾森提醒父母:避免在盛怒下使用合理後果,否則也將流於懲罰。
法則四: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愛的管教強調,孩子做錯事正是學習的好機會。
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
父母可以運用開放式的提問,教孩子從錯誤的行為中汲取經驗、學會自己面對問題、厘清問題的癥結、
嘗試解決問題的各種技巧、思考出替代行為的方案,進一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專注于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在瞭解自己。
例如,孩子為了搶玩具而一把推開妹妹,可以等孩子冷靜下來時問他:“你當時想要做什麼?”
“現在應該怎麼做比較好?”“如果下次發生同樣問題,可以有什麼不一樣的做法?
”運用開放式問題,跟孩子探討他的選擇造成的後果,引導孩子把焦點放在尋找解決策略,
進而支援他彌補錯誤。
法則五: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是決定他後續行為的關鍵因素。
行為偏差的孩子,是“自覺我不夠好”的孩子。
尼爾森指出:孩子像植物需要水一樣,必須透過父母的不斷鼓勵,才能體會自己有能力,
能夠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產生影響,或決定如何回應。
為了培養孩子“我做得到”的自信,父母平時要多關注孩子的優點,適時給予肯定。
只要孩子在某個方面的信心大增,就能把這份自信延續到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