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行義未純.檢身多誤.或見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為善而口有過言.或醒時操持而醉後放逸.以過折功.日常虛度.
他自己反省,雖然斷惡修善,但是做得不純,還夾雜著私心,檢討自己的行為,過誤還很多.這是說明他知道應當要認真努力去做,可是做得不夠,沒有盡心.
大凡改過自新,總是開始發勇猛,時間久了就慢慢鬆散了,這是人的通病.了凡生先也是如此,第一年勇猛精進,以後也退步了.雖然退步,他還有警覺心,常常提醒自己努力,只是進步的很緩慢.初發心修學,這種現象是正常的,而且是每一個修行者都必須經歷的過程.因此,不要灰心害怕,在緩慢當中也要求進步;雖然進得不多,只要有進步就好;否則,不進則退.
自己已歲發願.直至己卯歲.歷十餘年.而三千善行始完.時方從李漸庵入關.未及回向.庚辰南還.始請性空慧空諸上人.就東塔禪堂回向.遂起求子願.亦許行三千善事.辛巳生汝天啟.
「己巳」是了凡先生三十五歲的時候.他自從遇到雲谷大師之後,就發願斷惡修善,發願做三千樁善事,整整十年(從三十五歲到四十五歲)才完成.由此可知,三千樁善事是多麼難行!我們曉得這個事實真相,希望自己能比他更勇猛,至少一天做一樁善事,能夠做兩、三樁更好,天天不要間斷,效果決定超過了凡先生.
「時方從李漸庵入關,未及回向」.因為他在外面服務,曾經一度在李漸庵的軍中辦事,跟著軍隊到處行軍,沒有機會迴向.庚辰年,了凡先生四十六歲,他從南方回來,請性空、慧空兩位法師在東塔禪堂迴向.遂又發求子願,「許行三千善事」,到第二年(辛巳年),即了凡先生四十七歲時,生第一個兒子天啟.因為斷惡修善有這麼好的效果,於是信心增長,行善愈懇切;換言之,斷惡修善愈來愈順利,效驗也愈來愈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