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063755
 台灣白牡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知之六(知己知彼)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知之八(知識分子)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知之七(四知堂)
作者: 台灣白牡丹 日期: 2010.09.27  天氣:  心情:
知之七(四知堂)   台灣白牡丹   2010/9/27(庚寅8/20)
 
 
翻開舊日記,
發現三年前曾寫過「知」文三篇,
今個兒複製如下做參考:
 
 
 
知之二       台灣白牡丹     2007/10/25
 
古來有一「楊四知」的故事流傳:
東漢楊震任東萊太守,路過昌邑時,
以前所薦舉的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
求見,
利用晚上
帶著金子十斤要送給楊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無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後來,
人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為四知。
而楊家後代遂以「四知」為堂號。
 
 
此事引申,
而有「欲為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之警語。
正是「勸人行正,勿著惡行」。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

有俗諺:「可生得囡身,卻生不得囡心。」
 
特別是
當今講求獨立人格,
老子說的一套,
孩子想的是一套,
而且
是:
人心隔一層肚。
儘管父子是父子,
老子怎知孩子的心?
 
 
不過,
沒關係,
只要
每個人

知所進退,
知書達禮,
知恩圖報,
知過能改(知恥近乎勇啊!),
進而
知足常樂。
父者
知子不知子,
就不必太在意啦!
 
若果,
有人愛唱:
星星知我心。
 
這可有兩種心境:
一是無奈,只好訴之星星,與之對話;
一是充滿自信,自認星星亦懂得我的用心
 
先哲有言:
知易行難,
或說:
知難行易,
又說:
知行合一。
台灣白牡丹說:
即知即行。                                                        
 
但,
不論怎麼知、怎麼行,
惟忌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知之三        台灣白牡丹        2007/10/26
 
知的最高境界
——知天樂命。
 
知天,
就是知道自然,
懂得順乎自然,
利用自然;
 
樂命,
就是知道生命,
懂得順乎生命,
愛惜生命,
善用生命。
 
或許,
您會說
人定勝天。
 
可是,
請不要忘記
——再科學的科學,
事實上只是
利用自然來證明自然而已!
 
或許,
您會說
命運操之在我。
 
但是
請不要忘記
——中國明朝‧蘭陵笑笑生寫的《金瓶梅》
有一段極富哲理的對句:
富貴自是福來投, 利名還有利名憂;
命裡有時終須有 ,命裡無時莫強求。
 
且記,
請勿誤解樂命的真義,
那不是消極的不作為,
真正的是
做正確積極的生命投注。
 
生命的真正意義
是——
活在當下,
活在一呼一吸之間。
 
而一呼一吸
乃在
覺知

知覺

環扣循環。
 
舉個實例:
有人突然在你的面前或背後,
大喊一聲——赫,
個人的反應是
瞬間呼一口氣
茫然說:
啊!



——這是「覺知」。
 
接著大吸一口氣
定神說:
嚇死我了!



——,這是「知覺」。



所以
生命是活在當下的世界,
心境的了解和改變完全來自呼吸。
 
 
 
 
 
 
知   台灣白牡丹      2007/10/24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一句千古名言,                  
蘊涵了深邃的文化傳承,
展現了人們學習的基本態度
 
原文是
孔老夫子在《論語》〈為政篇〉所記載:
子曰:『由,誨女(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孔子說:「仲由(子路)呀!這樣教你的都會知道了嗎?知道就說知道,
不知道就說不知道,才算真正知道啊!」
 
為人處事做學問都脫不開這項原則。
 
青年男女交朋友,
若得知心人,
是件快意事。
 
朋友相交,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是益友,
不亦快哉!
 
生意往來,
能夠知己知彼,
無往不利,
亦然快哉!
 
有道是:
相識滿天下,
知己無一人。
那可要細細思量啦!
 


標籤:
瀏覽次數:161    人氣指數:2941    累積鼓勵:13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知之六(知己知彼)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知之八(知識分子)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