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54184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母親的放棄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杯清水,一碟辣椒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相戀五十年
作者: Alice 日期: 2011.09.04  天氣:  心情: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相戀五十年

新郎82歲,新娘83歲,白髮蒼蒼。他倆不是黃昏戀,他們相知相戀於風華正茂時候,卻不得不分離半個多世紀,跨洋相望相思,直到5月前的一封信,讓她從法國里昂飛到廈門,與他重續50多年前的情緣。

  50多年過去,再相逢,他們都已白髮蒼蒼。

  ◎半個世紀前,法國姑娘和中國小夥相愛,因他已婚無奈分離

  ◎半個世紀後,都已八十高齡的他們終於喜結連理

  這是一對結婚不久的新人,但他們卻都白髮蒼蒼,新郎82歲,新娘83歲。

  他倆不是黃昏戀,他們相知相戀於風華正茂時候,卻不得不分離半個多世紀,跨洋相望相思,直到5個月前的一封信,讓她從法國里昂飛奔到中國廈門,與他重續50多年前的情緣。

  她說:「我一直未嫁,里昂第三大學的學生和同事都不相信我沒有人追,可是我跟他們說: 我這輩子只有一個人愛過我,他一直住在我心裡。 」

  這個人就是寫信的人,曾經是她的學生,如今是她的丈夫。

  新郎是廈門人,叫袁迪寶,新娘是法國人,叫李丹妮,他們把家安在了廈門。

  有人說他們的愛情是廈門版的《山楂樹之戀》;還有人說,與他們相比,《山楂樹之戀》是小巫了。

  相知相愛於西湖畔

  1953年,廈門鼓浪嶼雞山路1號,25歲的袁迪寶與黃秀雪舉行了婚禮。一個月後,袁迪寶趕赴杭州的浙江醫學院讀書。

  在學校裡,也許是因為每次俄文成績都拿滿分,袁迪寶引起了俄文老師李丹妮的注意。

  李丹妮的父親是浙江美院教授,母親是法國人。丹妮在北京出生,畢業於浙大中文系,精通法、英、俄、中文的她,被浙江醫學院聘為俄文老師。混血兒的美貌和聰明,在她身上顯露無遺。

  一個飄著雪花的早晨,坐在教室裡的袁迪寶凍得瑟瑟發抖。下課後,丹妮悄悄遞給他一個紙包。袁迪寶打開一看,是一件藍色毛衣。暖意和愛意,將寒冷擋在了窗外和心外......

  無奈分離半個世紀

  然而,兩人相知相愛卻無法相戀相守。

  有一天,袁迪寶鼓起勇氣,把自己已婚的事實告訴丹妮。雖然極其痛苦,但丹妮仍希望袁迪寶能跟她一起去法國,只是袁迪寶不忍拋棄髮妻。

  1955年,袁迪寶所在的衛生系被合併到華西醫科大學,他只能隨學校去成都。分別時,丹妮剪下一縷金髮,脫下戒指,交給袁迪寶。1956年4月,丹妮隨父母回到法國。兩人這一別,就是半個多世紀。

  一開始,他們仍舊以書信頻頻往來。

  但文革開始,兩人的信全被退回了原處。有朋友告訴丹妮,再給袁迪寶寫信會害了他,從此,書信也中斷了。袁迪寶的姐姐也將丹妮的信連同丹妮的金髮、戒指都小心燒毀。

  音訊全無,兩人的情意只能存心間。

  這頭,袁迪寶只能以每次出差杭州必到丹妮的舊居前徘徊來寄託思念;那頭,丹妮頻頻看舊信並虔誠禱告來排解感情。他們都以為,這段緣分已了......

  遲到的信重續情緣

  多年以後,袁迪寶的髮妻離世了,而在法國的李丹妮也一直未婚,只是失去聯繫多年,他們的心中都住著彼此,卻都不知道心中的「她/他」是否還在世,直到2010年。

  「今年春節表哥來拜年,說起: 舅舅年輕時是個大帥哥,在杭州讀書時還差點娶了個外國老師呢......」袁老的三兒媳歐陽告訴記者,「我向公公求證,果然有這回事!我勸他說: 為什麼不再寫信給丹妮,以前你怕媽媽傷心,現在她都去世十幾年了 。我公公終於行動了,他花了幾個晚上,寫了相同內容的5封信,寄向曾經熟悉的地址。」

  5月1日,袁迪寶雙手顫顫巍巍地接過第一封法國回信,裡面是3張寫得密密麻麻的信紙,夾著一張彩照。袁迪寶端詳著照片上的人,再看看那熟悉的中文筆跡,不禁老淚縱橫......

  白髮牽手共度餘生

  「之後,我們開始重新書信往來,有一次我告訴他,我每天會與修女們見面,我打算最後到修女那兒終老。 終老 這個詞讓他很心痛,他就讓我到廈門,跟他團聚。」丹妮說著,手被迪寶緊緊握著。

  2010年9月18日,廈門高崎機場,袁迪寶捧著55朵玫瑰,他的三個兒子各捧著一束鮮花,在國際到達廳翹首張望。

  走向出口的丹妮心情緊張激動,她不斷問陪同的歐陽:「我第一句話該說什麼呢?」話未落音,兩位耄耋老人便相擁在了一起......

  9月21日,他倆走進了廈門市民政局,辦理了結婚登記。

  9月26日,兒子兒媳們以及孫子們為二老舉辦了隆重的婚禮。

  直到現在,丹妮還覺得像做了一場夢,她說:「我忽然又有了一個家!感覺非常非常好!兒子兒媳們都對我非常好!」

  在里昂,中法事務協會獻給丹妮80歲生日的《混血兒》(由丹妮口述,一位元記者筆錄)一書已經出版。書裡記錄了丹妮一家的中國傳奇,對於丹妮的中國之戀,只是一筆帶過。如今,丹妮和袁迪寶有一個心願,不僅把書翻成中文,而且把他倆的這段故事寫進去。(據《海峽導報》報導)

  情書選摘

  上帝叫我來認識你,是要我來愛你的

  親愛的丹妮:接到你的信我激動萬分,認為這是一個奇跡......我倒在床上,求上帝給我啟示,最後想到了,50多年前上帝叫我來認識你,是要我來愛你的。離別50多年後,再讓我們相見也是要我來愛你的......

  你給我的,我都保留到今天

  親愛的迪寶:你的來信收到不少天了,沒有及時回信的原因很簡單,我反復不停地看,一遍一遍地看,就怕忘了重要的某件往事,信難以釋手,而且想得很多很多......兩年來,因為常生病,我開始整理東西了,特別是書信和照片。你給我的,我都保留到今天。

  我的兒、媳、孫會把你當媽媽、奶奶尊敬

  親愛的丹妮:接到你的來信後,我日夜思念著你,只有默默唱歌,紓解心結。你獨身至今,信物也留存至今,請原諒我的負罪感,我們要重生。如果你願意,來廈後我們可以到民政局辦理結婚登記......你來和我們同住,我的兒、媳、孫一定會把你當媽媽、奶奶尊敬的。

  你是真正愛過我的人,正如我真正愛過你

  親愛的迪寶:你寄來的照片放在我書桌上,不論我在做什麼,我不時都會過來看那張照片,你的微笑沒變,還是那麼甜蜜,你第一次來上課也是這個微笑......雖然50多年沒見面,沒有聊了,今天通過文字,感覺面前的你還是當年的你。你那封信我看了後,成千成萬的音調、詩句、色彩湧出心頭,這種美感我早以為是不可能再出現在我的餘生裡。深夜了,我坐下朝天看月亮和星星,我朝天看莫不是想看到你嗎?我深知你是真正愛過我的人,正如我真正愛過你一樣。
標籤:
瀏覽次數:105    人氣指數:905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母親的放棄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杯清水,一碟辣椒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