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072743
 幸福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轉貼~戀物癖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轉貼~文生‧梵谷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轉貼~米開朗基羅
作者: 幸福 日期: 2009.07.02  天氣:  心情:
米開朗基羅一樣是集雕刻家、詩人、藝術家於一身的典型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者。
   他比達文西、拉斐爾都多了太多的衝突與矛盾。一方面他支持佛羅倫斯走向市民社會;但他的藝術支持者,卻被迫是屢屢破壞市民社會的教皇。一方面,他受薩佛納羅拉(自由傳教者,曾短暫主持彿羅倫斯市政,典型清教徒思想,可算是中世紀思想的殘存者)的信仰影響;但他骨子裡卻有藝術家熱愛生命、自由的信念。一方面他愛佛羅倫斯;但他最重要的藝術作品,卻都是出自羅馬。他老是覺得有人要迫害他毒死他、相信自己一定活不久;但他卻是文藝復興三巨匠中,活的最久的,共活了89歲。

   當勞孔父子雕刻(BC200-50)於1506挖出時,米開朗基羅親臨現場觀賞。這個企圖拯救特洛伊城而洩密、被諸神懲罰讓大蛇咬死的孔勞父子悲劇,不知名的雕刻家將之雕刻的十分傳神,從面目表情、到肌肉肢體的掙扎,全呈現出劇烈之痛苦與恐懼。



   米開朗基羅深受這雕刻作品的震撼,而他早期的藝術作品,的確充滿與上帝搏鬥的意志。










1.大衛像與聖母悼子—人文主義者與清教徒的心靈衝突



        譬如他的大衛像,原本是個形狀奇特數百年沒人想用的大理石,米開朗基羅巧奪天工雕刻成大衛像。米開朗基羅卻是用大衛戰勝巨人哥利亞的聖經故事,暗喻動盪不安的佛羅倫斯面臨外來強敵(神聖聯盟與麥第奇家族),最終一定會是市民勝利。因此這大衛像充滿人文主義的精神,奮發向上與命運搏鬥的激昂。

0107-1.jpg (6567 bytes)    可是同時期雕刻的聖母悼子,卻又充滿清教徒式的思想。當人家質疑聖母太過年輕時,他的回答是:「貞潔的婦女會比較容易保持青春,沒有淫亂鑽進心胸的婦女,身體是不會受多大影響的,我也相信,上帝會用這樣的方式讓她證明自己的貞潔。」



   這種人文主義者與清教徒的心靈衝突,意味著米開朗基羅的心靈世界,永遠不可能擺脫宗教信仰的強烈影響力。的確,晚期的「最後審判」將再現這種衝突。














2.西斯汀教堂天花板壁畫「創世紀」—上帝是何等嚴厲



         西斯汀禮拜堂天花板的創世紀系列,一樣是在宗教畫中暗指人文主義的精神。
   其實整個繪畫過程就是一場激戰與奮鬥。
   米開朗基羅說:「我是被迫的,我的藝術是在敵視的環境中成長的。」
   因為愛其才的教皇朱力阿斯二世,卻跟他個性相剋水火不容,而米開朗基羅刁鑽難相處的個性,也造成他四面受敵的窘境。

0108-1.jpg (3948 bytes)    我們會發現,米開朗基羅透過創世紀,幾乎是控訴上帝毀滅與嚴厲的屬性,他宣告毀滅的命運,而不是愛的福音。
   首先他繪出上帝創造天地的全能與威嚴。但創造亞當時,上帝與亞當的手若即若離,這已暗示出人類未來的命運。
   當亞當夏娃被逐時,夏娃羞慚,可是亞當卻憤怒無比的向逐出他們的天使擺手,彷彿是說,你不要我,我也不要你!
   畫大洪水時,米開朗基羅甚至刻意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互助扶持,用以控訴上帝的嚴厲不近情理沒有愛意。
   這一系列繪畫,到底是宗教式的?還是人文主義式的?仔細分析處處看到米開朗基羅暗藏的玄機。













3.朱力阿斯二世銅雕、奴隸系列、夜晝晨昏 —藝術能否掙脫政治擁有自由?



        米開朗基羅十分痛恨朱力阿斯二世。但他卻又受制於朱力阿斯二世。他曾離開羅馬拒絕再為朱力阿斯二世創作,卻差點因此引發戰爭。因為朱力阿斯二世權力慾、駕馭性格很強,又好戰。
   朱力阿斯二世曾要求米開朗基羅為他雕像,這尊朱力阿斯二世銅雕像,三年後就波隆那起義的人民融成大砲。這大概是米開朗基羅最不痛惜自己的藝術品被糟蹋的一次。

   西斯汀教堂天花板壁畫畫完後四個月,朱力阿斯二世去世。



   米開朗基羅受命為朱力阿斯二世陵墓雕刻,米開朗基羅再一次透過雕刻暗有所指。他刻了摩西,摩西有引領百姓脫離奴隸生涯的含意,然後他刻了垂死奴隸、受束奴隸,以其肌肉的張力、痛苦的表情,表達到死都還抗拒著掙扎著,不肯臣服於受囚的命運。



   1529年,米開朗基羅帶領人民保衛佛羅倫斯不陷入教皇與德皇的勾結侵略,結果卻失敗了,他授命雕刻征服者麥第奇家族宗廟所在地—麥第奇教堂。這再一次是藝術被迫臣服於政治。
   綜觀其一生,米開朗基羅一直無法擺脫藝術自由,不用再受制於政治,管他是有錢家族、或教皇的政治威脅。
   米開朗基羅將其鬱悶不平表現於雕刻作品中。他雕刻了夜、晝、晨、昏四個人身像。其中以「夜」暗喻最強。



0109-1.jpg (6324 bytes)   夜、晝之上的麥第奇‧朱良諾,手上拿著金幣。晨昏之上的麥第奇‧羅倫左,左肘緊閉錢蓋箱。他以這種方式諷刺征服者。



   我們可以說,米開朗基羅早期中期的作品,這種充滿人文主義的精神,是跟爭取自由—是市民的自由、也是藝術家的自由—絕對相關的。他要搏鬥的對象總是有權有勢難以掙脫,正是因為這樣,米開朗基羅的藝術作品才會有這麼強的悲劇性他對上帝的理解,也是嚴厲不近情理的暴君。













4.最後審判—上帝的形象是否一如教皇? 我的藝術真的呈現了我心靈的罪惡嗎?



        這樣的信仰理解,直到晚期畫西斯汀禮拜堂的祭壇畫時,仍舊十分的明顯。
   這大幅壁畫,就是有名的「最後的審判」。

0110-1.jpg (8752 bytes)   此主題呈現死亡、面對審判的絕望與痛苦。米開朗基羅透過此主題,反映了羅馬在1527年的大掠奪之後,瀰漫在社會上灰暗不安的氣氛。而米開朗基羅畫此畫當時,自身也陷入了信仰與藝術的精神危機中。



   米開朗基羅碰到怎樣的危機呢?
   縱而言之,他從藝術自由的心靈抗爭轉向另一抗爭— —藝術是否有罪?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品,最擅長的就是雕刻人體,尤其是男性裸體,他非常能掌握、也很喜愛男性裸體可以呈現出來的力與美。但也因此常遭「道德淪喪」的非議。
   此外,米開朗基羅面對藝術自由與教皇政治駕馭的衝突,所呈現出來的人文主義精神,也常轉化成人對抗上帝,暗藏在藝術作品中。



   這一切,到這時突然在米開朗基羅內心深處迸裂出精神危機來。然後轉化進入「最後審判」中。這幅畫表現基督揮手之際,審判裁決立現,善者生天,惡者入地獄。這種兩極的世界,在整幅壁畫中透過畫面妥善的切割,鋪陳成一個個故事。
   正因為畫此畫時面對外在和內在的雙重精神危機,此畫也強烈表達內在情感而非外在美學追求。這就是為什麼藝評家從米開朗基羅此畫起分割,歸屬於另一個藝術時代的開啟。



0111-1.jpg (6314 bytes)  









在這幅大壁畫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就是米開朗基羅畫了「聖巴托羅謬」這個聖人。其實這個聖人跟米開朗基羅不合,米開朗基羅曾因此受苦,但此聖人後被迫害遭剝皮而死。米開朗基羅將聖巴托羅謬畫成左手提著自己的皮囊,右手拿刀的模樣,顯然是藉此交代此聖人的生平。
   但暗藏玄機的,臭皮囊上竟然是米開朗基羅本人的肖像,算是畫家在畫作上「署名」的方式。
   為何以臭皮囊署名?米開朗基羅是要說出此聖人曾迫害自己的恨意?還是要顯示作者自己面對基督的心情,信仰的情感?



   賞析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直到「基督審判」時期,米開朗基羅都把上帝描述的極其嚴厲,是審判者而不是愛的化身。米開朗基羅也在畫中一再表明自己反抗這樣的上帝的決心。他彷彿是把這一生都脅迫他的教皇,變成上帝的化身。



   在「基督審判」,在基督揮手裁決之下,他透過聖巴托羅謬交代自己一生充滿敵人,更透過敵人的手,交代自己不過是個臭皮囊。奇怪的是,這交代,卻是用他晚期創作最高峰的祭壇壁畫來表明。
   那種爭取藝術自由、爭取藝術家尊嚴、爭取人文主義式的英雄的米開朗基羅,很明顯的在轉型中。 「基督審判」,的確結束米開朗基羅的過往,開啟他的未來。













5.保羅與彼得—重新與上帝相遇相識



        從此以後,米開朗基羅每幅畫或雕刻,彷彿都在鋪陳自己面對上帝的心靈世界。世界——管他是市民對教皇、權勢家族的抗爭,或羅馬城的危難,漸漸都消退了,剩下的是他與上帝一齊面對自己的一生。他要讓自己的一生攤平在上帝面前,跟上帝交談並結案。

   米開朗基羅有生之年的最後兩幅畫是教皇保羅三世委託米開朗基羅為自己私人教堂(保利納)繪製的,兩幅畫都以色彩呈現神秘並模糊一片的荒原,完全背反了文藝復興時代最洋洋得意的透視法。



0112-1.jpg (6564 bytes)  其中一幅「聖保羅皈依圖」,米開朗基羅再度用聖保羅「署名」,畫下自己的臉。這個在路上與基督相遇,聽到基督的聲音,發現自己這一生拼命迫害的,竟然是基督,因而生命改變的使徒,體現著畫家自己的宗教體驗。
   難道米開朗基羅發現了他這一生的抗爭本身,是出於 對上帝的不夠瞭解,他需要像保羅一樣,重新與上帝相遇?



   另外一幅「聖彼得受釘刑」,米開朗基羅將畫面充滿各種個樣的人,他們面對一個聖徒為上帝殉道的事件,每個人都心不在焉的各有自己的打算,而米開朗基羅將彼得的眼光看向觀畫者,彷彿是在問觀畫者:「你呢?」 這仍舊可以算是畫家的遺囑!   













6.哀傷—上帝是為我們受難的基督



        米開朗基羅有生之年的最後三幅雕刻,側重哀傷的主題。而且都與基督的十字架事件有關。

0113-3.jpg (1486 bytes)   卸下聖體這幅雕刻,米開朗基羅將尼哥底母刻成自己的臉。儘管後世懷疑,這是米開朗基羅為自己雕刻的墓碑,但是自己為尼哥底母而不是其他任何使徒,仍舊暗藏玄機。
   尼哥底母是耶穌時代有學問的官人,對信仰講究思考理解,不依賴神蹟。可是耶穌跟他講過就思考面而言何為「屬上帝的子民」後,開始跟他說起一種神秘體驗:信仰的生發就像感受風一樣,往往是不能只靠理解、思考與預期的。
   米開朗基羅自比為尼哥底母。是否意味某種不能預期的信仰,正生發在他心中?



0114-1.jpg (5157 bytes)
   最後兩個雕刻「帕雷斯特林的卸下聖體」、「龍大尼尼的哀悼基督」,雖然都是未完成的作品,卻立即可判定米開朗基羅根本完全不在意形式,只著重呈現「哀傷」,這哀傷仍與基督受難有關,是出自米開朗基羅心意誠摯的雕琢。



















7.晚期作品的醞意—不可言傳的神秘體驗



        應當可以據此判斷,米開朗基羅對信仰的理解,從上帝與基督的嚴厲審判毀滅,走向基督為世界之苦罪所負的刑罰受難,米開朗基羅的心境也從反抗爭辯,走向基督必須如此受難的哀傷。
   上帝的嚴厲面,已轉成上帝的悲憫之愛。

   為何會在晚期出現這樣的轉變?這就是米開朗基羅不可言傳的神秘體驗了。?




0115-2.jpg (2061 bytes)




0116-2.jpg (1991 bytes)




0117-2.jpg (2063 bytes)













 



 



(9603小論文第一名)

米開朗基羅及其作品研究
高一美 陳雪溱 陳胤婷 陳怡伶/書名:米開朗基羅及其作品研究
壹●前言



他孤獨地攀爬在屋頂上,距離地面八公尺時,他仰望著一大片空白的屋頂,想像宇宙之初,空白裡有了光,有了日月,有了水和陸地,有了最初的人類,從漫長的沉睡中甦醒,生命開始了,美,使他顫抖悸動……。十五、十六世紀是歐洲的文藝復興時代,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被尊稱為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以經驗主義的態度和擺脫宗教偏見的眼光來接近世界,拉斐爾在他成長的過程中追求並闡發一種理想美的原則,而米開朗基羅卻純粹以無古人無來者的絕美技術,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的信仰與理解,雕塑出人性的狂喜與悲痛,他將人的問題放在倫理與道德的範疇內來考察,「人本主義」也因此獲得了絕對中心的地位與作用。他深信:「創作的手,才是具備生命的手。」跨越五百年的時空,他所留下的不只是那些追求力與美的千古名作,更留下了一段屬於他自己的不朽傳奇。



貳●正文



一、時代背景─盛文藝復興時代〈High Renaissance〉



文藝復興早期之建築,可以說是完全由布內勒奇和亞伯提所主宰,但布內勒奇死於一四四六年,亞伯提死於一四七二年。到了十五世紀末,另外一群藝術家兼建築師正逐漸興起,嘗試為發展幾十年之新式樣作一次總結之努力。拉斐爾、達文西、布拉曼德和米開朗基羅,都是這個時期之代表人物,由於在他們的作品中都呈現出一種追求穩定、力與美之表達之共同風格,有人亦將此段歷史稱之為盛文藝復興時期。〈註一〉



二、米開朗基羅生平介紹



1、身世背景



米開朗基羅(1475年-1564年)全名: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年3月6日出生於阿雷索〈Arezzo〉附近一個叫普雷斯〈Caprese〉的一個貴族家中,父親是佛羅倫斯的執政官,但他誕生時,家族境況已十分沒落。小嬰兒誕生後一個多月,全家就搬遷到翡冷翠,住在著名的「聖克羅齊」〈Santa Croce〉教堂附近,教堂壁上有喬托〈Giotto〉以聖芳濟一生為故事主題的壁畫,童年的米開朗基羅就成天浸染在壁畫美麗的圖像世界中,他凝視著壁畫中節制而寧靜的情感,是在他誕生之前義大利偉大人文先驅留下的美的信仰,他也將繼續在這信仰中成長。米開朗基羅與當時的達文西、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是集雕刻家、詩人、藝術家於眾多才華於一身典型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者。比起達文西、拉斐爾無論在生平際遇或個性上均呈現極大衝突與矛盾藝術創作特質。米開朗基羅脾氣暴躁,不合群,和達文西與拉斐爾都合不來,經常和他的恩主頂撞,但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歷史學家把他和貝多芬相提並論。1564年2月18日,米開朗基羅結束他將近九十歲的生命,結束了他長達七十五年的創作生涯。他寫下最後的遺囑:「靈魂交給神,肉體交給大地,物質交給親屬。」〈註二〉不多久,他的遺體從羅馬送回故鄉翡冷翠,埋葬在他同年住處的聖克羅齊教堂。



2、學藝經過



相傳他6歲時喪母,父親請了一個石匠的妻子做他的乳娘。於是,在他幼年時就終日與石頭為伍,以致後來成為雕刻大師與且大理石結下終生之緣。米開朗基羅從少年時代就酷愛藝術。儘管父親不願兒子成為地位低下的藝術家,但最終還是順了他的心願。十三歲時,他開始時跟著當時佛羅倫斯著名畫家多美尼科•基朗達歐〈Domenico Ghirlandaio〉學習繪畫,後來又在羅倫佐•德•梅迪奇〈Lorenzo Magnificent〉的指導下學習雕塑。梅迪奇家族大量的藝術藏品,更使米開朗基羅大開眼界,在這個人文薈萃的學院裡,他的表現雖然卓越傑出,但個性卻十分狂傲,常口出惡言譏諷同伴,因而惹惱了同年齡血氣方剛的朋友,一次朋友在盛怒之下,一拳打斷了他的鼻樑,使米開朗基羅一生帶著塌陷的鼻樑,成為永遠修正不了的五官。他十六歲時完成第一件雕刻作品《階梯旁的聖母》,其才華立即得到老師和贊助人的認同。1492年,羅倫佐去世,米開朗基羅幸福的少年時代也隨之結束,但在這個「羅倫佐學院」的四年裡,他熟讀古希臘哲學、古神話、悲劇、史詩,研究古典建築與雕刻的元素,也為他成為偉大的藝術家,奠定了厚實的人文美學基礎。



三、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品



1、.雕刻方面:



(1)梵蒂岡《聖殤》〈圖一〉●1498-1500●大理石●聖彼得大教堂



「聖殤」,專指耶穌被釘十字架死後,聖母俯瞰從刑具上卸下的屍體,悲從中來,大聲號哭的表情。1497年,二十三歲的米開朗基羅受法國主教德拉侯拉斯〈Jean Bilheres de Lagraulas〉的委託,進行一場巨大作品《聖殤》〈Pieta〉的雕刻。這是米開朗基羅唯一具其親筆簽名的雕塑品,他從舊的窠巢中脫穎而出,重新詮釋了聖殤的定義。哀痛的聖母抱著兒子的屍體凝視著,眉宇之間隱約帶著一點淡淡的憂愁,但她始終保持著古典的靜穆之美,金字塔形的構圖使結構顯的更加穩重而清晰,聖母寬大衣服的曲線褶皺形成塔底,聖母的頭部是塔尖。死去的基督斜躺在聖母的懷中,使人感受到一種無言的悲戚與疼痛。米開朗基羅用輕柔纖細的手法,含蓄地表達出一個母親失去孩子的悲哀,使死亡變得崇高而聖潔,也使這件作品成為五百年來是人最讚賞的少數藝術品之一。





〈圖一〉 〈圖二〉





(2)《大衛》〈圖二〉●1501-1504●大理石●佛羅倫斯市政廳廣場



《大衛》是米開朗基羅的成名作,取材於《舊約》中的神話故事。古代以色列的大衛王,少年時曾是牧童。有一次他到前線給與敵人作戰的哥哥們送飯,遇到兇悍的敵方巨人哥利亞正在逞兇,在危急的時刻,大衛用甩石機殺死了哥利亞。米開朗基羅把大衛塑成一位健壯的青年,表情剛毅,目光炯炯有神,微低著頭,側目怒視前方,左手握著搭在肩頭的「甩石帶」,似乎隨時準備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雕像強烈地表現了一位正義戰士的無畏勇氣與力量。為了這座雕像,米開朗基羅花去了大約三年的時間,使它幾乎達到了完美無缺的境界。《大衛》的成功,使米開朗基羅成為當時最偉大的雕塑家。《大衛》被樹立在佛羅倫斯市政廳廣場上數百年之久,它標誌著一個城市偉大的歷史,這個城市,人口不到十萬,但卻有許許多多敢於挑戰生命難度的歷史精英。





(3)四件「囚」●1527-1528●大理石●翡冷翠美術學院



這四件作品原先都沒有命名,一直留在米開朗基羅身邊,沒有出售,也沒有展示,從四十五歲開始雕刻,到他八十九歲去世,長達四十餘年。這些作品一直與他在一起,在表現的手法上,比其他雕塑品具有更多石頭原始的粗獷稜角,渾然大氣,當然許多人都無法接受這四件作品這樣大刀闊斧的技法,好像只是一個雕刻的粗胚,完全沒有細節修飾,長達數世紀,這四件作品常被標名是「未完成」的作品,

而它們真的是「未完成」嗎?這一組作品創作的動機,創作的年代,創作的完成與否,一直曖昧不明,長期以來爭議不斷。許多資料上標明這四件作品是米開朗基羅一五二○至一五二三年的作品,他四十五歲到四十八歲。但是創作者留在自己身邊的作品,不出售,也不展示,對他自己有非凡的意義,一直到他八十九歲去世,這四件作品都有可能不斷被修改,每一處斑剝,每一處凹凸,每一處刀斧的痕跡,都是這孤獨生命吶喊時留給世界的回聲。



A、青年(圖四)



「青年」這一件作品接近羅浮宮藏的「垂死奴隸」(圖三),一名裸體男性,右手向背後扭轉,左手高舉過額,身體也在一種刻意的姿態中,彷彿對自己的肉體無限眷戀與陶醉,五官中透露出甜美沉溺的笑容。為什麼「奴隸」或「囚犯」會有這樣愉悅的表情?米開朗基羅重新界定了「奴役」與「囚禁」的定義,我們眷戀自己的肉體,肉體便「奴役」我們,肉體便成為我們不得自由的囚牢。



B、巨人(圖五)



第二件「巨人」是最大膽破壞既定形象的一件,傳統的人像雕刻多以人的頭部為主體,米開朗基羅大膽在這件作品中去除了頭部,頭部是一塊大刀闊斧砍出來的方塊,「巨人」的手緊緊抓住石塊,好像要讓頭從石塊裏破裂而出,又像是負擔著巨大的重量,整個肉體被擠壓在石塊中,創作者給我們看的不只是他「雕」「刻」的人體,而更是打在石塊上像傷痕累累的斧鑿的斑疤。五百年來,其實沒有人超越米開朗基羅,十九世紀末的羅丹(A. Rodin)受米開朗基羅影響甚大,但還是有「形」的限制。米開朗基羅使雕塑還原成材料,還原成力與力的撞擊,還原成天崩地裂的原始之初。





(圖三) (圖四) (圖五)



C、甦醒(圖六)



第三件「甦醒」最明顯地看出「人體」與四周石塊運動牽制的關係。一個人體被石塊牢牢封閉住,無限苦悶,努力掙扎,好像要從石塊的沉重中衝突破裂而出。他的胸脯以巨大的力量向外扭動,頭部卻深陷在石塊中無以自拔。身體四周的石塊斧鑿斑斑,這絕不是「未完成」的多餘,相反的,在這一組作品中,保留在人體四周粗重獷野的石塊展現了雕刻不可思議的力量,這正是囚禁人的壓力與限制,沒有這些苦悶的擠壓,也不會有解放的自由,米開朗基羅為人性中的受苦加註了形象化的詮釋。



D、負重(圖七)



第四件「負重」,斧鑿劈過的粗獷痕跡留在頭部、以及下垂的左手手掌部分。一個滿面龐胳腮鬍的男子,以巨大雄壯的軀體承擔著千鈞的重量,但我們不知道那重量來自何方,那重量是什麼?我們只是知道,那軀體雄壯糾結的力量正是來自「負重」的壓力。米開朗基羅從來輕視軟弱的生命,對他而言,活著,就是承擔重量。〈註四〉





(圖六) (圖七)



(4)米蘭《聖殤》〈圖八〉●1563-1564修改●大理石●米蘭斯佛沙古堡

這是最後的作品了,傳記上記錄八十九歲的米開朗基羅在逝世前兩三天還在雕刻這件作品。依然是「聖殤」,是信仰與死亡的主題。比先前一件作品去除了多餘的部分,他使單純的母與子緊緊依靠在一起。兒子的身體細瘦修長,好像背負著母親,一起往天上升去。死亡會是一種解脫嗎?死亡解除了沉重的負擔,可以輕盈飛升起來嗎?但是,只要一改換角度,作品的內容就變了,祂們不是升起,是母親用大腿的力量托著兒子的臀部,要兒子站起來,她悲傷的臉緊緊依靠孩子,好像要把所有的體溫和生活的力量都交給孩子。這是「未完成」的作品,卻是一個偉大的美學思考者最完美的一個句點,他沒有在意作品的完成,他在意生命的完成。〈註五〉

〈圖八〉



2、壁畫方面:



(1)《創世紀》〈圖九〉●1508-1512●濕壁畫●梵蒂岡,西斯汀禮拜堂



「1508年5月10日,我,雕刻家米開朗基羅,開始作西斯汀的壁畫。」〈註三〉這個以人體為主的大壁畫,是米開朗基羅奉教皇朱利斯二世獨力完成的巨大工程,因為米開朗基羅脾氣暴躁,無人能與他共事,而其過程除了健康耗損、疲累和煩惱之外,還有家裡的牽絆和糾纏。我們無法想像藝術家何以在身心飽受折磨時仍能有如此壯麗的作品。西斯汀禮拜堂天花板的創世紀系列,是在宗教畫中暗指人文主義的精神,整個繪畫過程就是一場激戰與奮鬥,透過創世紀,幾乎是控訴上帝毀滅與嚴厲的屬性,他宣告毀滅的命運,而不是愛的福音。這組壁畫中,以《創造亞當》〈圖五〉最為出色。《創造亞當》他以亞當的軀體為中心,亞當似乎剛從沉睡中醒來,舒懶地斜靠著,身體裏彷彿還缺少力量。但亞當年輕健壯的體魄被畫家表現得充滿著理想極至的美,蘊育著生機。亞當伸手去接觸那賜予他生命的上帝的手,為他注入活力。這神指與人指的觸碰是整個畫面的焦點,也無疑是整個《創世紀》的象徵。而耐人尋味的是,米開朗基羅並沒有讓這兩隻手碰在一起迸發出神創的奇蹟。那相差一點點的距離成為了一個永恆的期待的瞬間,給人留下了永遠的想像的空間。



〈圖九〉



〈圖十〉



(2)《最後的審判》〈圖十一〉●1536-1541●濕壁畫●梵蒂岡,西斯汀禮拜堂

「最後的審判」在1536年春天開始創作,成為米開朗基羅六十歲左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作品在當時算是創新的構圖方式,以耶穌為中心,拿著受迫害時的證據,十二門徒和聖母瑪麗亞環繞在旁邊,上方兩個半圓形畫面是一些天使簇擁著基督受難時的十字架等物,耶穌下方吹號角的天使正在喚醒死者宣示審判開始,耶穌舉起的右手指引一些善良的人升上天堂,左手則指示罪人沉降地獄,最下面則是死者復活以,及被打入地獄者登上擺渡人凱農的船,正要被載到地獄,整體呈現一種螺旋式的動線。耶穌右下方雲端是使徒聖巴托洛莫(St. Bartholomew),手中拿著一張殉道時所被割下之人皮,皮中人不是聖人而是米開朗基羅自己,這是米開朗基羅的簽名抑或是對於信仰的態度,我們不得而知。1541年,《最後的審判》全部完成,米開朗基羅六十六歲,再一次攀登了生命難度的高峰,然而,舉世震驚的同時,他或許只感到自己耗盡了一切力氣,只是一張隨處漂盪的人群罷了。這幅偉大的壁畫,原本都是全裸的人體,因為他相信肉體遠比衣服聖潔,更接近神的完美,但當他去世沒多久後,教皇便下令給所有裸體人物畫上腰布或衣飾,而這位受命的可憐畫家也被取了一個頗嘲諷的義大利名字─「大褲子」。

〈圖十一〉

3、詩作方面:

詩歌創作是米開朗基羅生平中不可忽略的一個面向,他在詩歌裡傾注了一個永遠處在激動中之靈魂的種激情與情緒與衝動,從中流露出虔誠而倍受折磨的種種宗教情感。其詩歌創作自1502年起至1560年前後止,這些作品猶如他內心生活的一種自傳,描寫藝術與精神方面遭受折磨的感受。他的詩展現了一種較粗糙而又艱難的風格,著重表現人類孤獨生活和細膩感情的戲劇化意義,以及人類從墮落中不斷自拔、不斷向神祈禱的精神和理想巔峰昇華的痛苦感受。他一生裡,共寫了大約302首詩,很值得與他的雕塑及繪畫對照著來閱讀。



A、之一(第六十八首)



出生以來,就將美當作生涯的信念導引

它是我雕塑繪畫的亮光和鏡子

如有人不作是想,則就大大錯誤

依靠著美,我創作的眼睛遂被帶到高處

有些魯愚的判斷將美降級為感官

也的確動人並使健康的心靈樂如天堂

但他們應知其劣質難使人進入神聖之境

如同意欲提昇自己、卻無美德支撐之徒然〈註六〉



B、之二(第九十八首節錄)



米開朗基羅的詩裡,以第九十八首寫得最深邃動人。他把自己的一生譬喻成狂濤裡的破舟,最後雖然能夠登上藝術的港灣,但藝術的成就是否就代表了生命的終極意義,他仍然有所懷疑。該詩最末幾行說道:



我以往那空洞而快樂的藝術之愛將如何?

當肉體及靈魂的雙死漸近,

前者我已確信,後者乃是惘惘的威脅

無論繪畫或雕塑皆不再能讓我靈魂安寧

期盼著十字架的神聖之愛

以祂張開的雙臂擁我入懷〈註七〉



四、作品風格

早期的米開朗基羅風格雖是完美化,卻力求在「尋找作品中的靈魂」,雖然受古羅馬藝術的影響,但對於人體肌肉結構的強調,卻依然不失優雅及歡樂,畫面及色調一般傾向追求和諧,由於他的藝術支持者,皆是屢屢破壞市民社會的教皇,因此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特徵不難發現在人物姿態著重肌肉的張力、痛苦的表情,表達到死都還抗拒著掙扎著嚴厲不近情理的暴君,不肯臣服於受囚的命運藉以暗示內心的無言抗爭。米開朗基羅早期與中期的作品充滿人文主義的精神,是跟爭取自由絕對相關的,他要搏鬥的對象總是有權有勢難以掙脫,正是因為這樣,米開朗基羅的藝術作品才會有這麼強的悲劇性呈現他對上帝的理解。

到了晚期的米開朗基羅, 作品漸漸的出現許多不自然性,顏色對比的使用也變的比較大膽,對於人體肌肉的線條更是強調到極至的程度,作品裡的人物總是有著非常緊繃的姿勢,目的更從「描繪出作品中的靈魂」轉移成「解放作品中的靈魂」,越來越強調對於個體人類的重要性。

參●結論

在文藝復興時代的初期,雕塑及繪畫並未被視為藝術,相關的工作者也只被當成「工匠」,而不是「藝術家」後來這種情況卻終於被改變了過來,這是因為當時一整代傑出的雕塑及繪畫工作者努力所致。他們不甘於被視為「匠」,因而加倍努力,不但在風格上創新,更藉著用功而建造出美學理論。他們的努力成果獲得讚賞與回報,於是遂由「工匠」被升格為「藝術家」。自己行業的地位,以及自己生命的意義,都在這樣的努力中得以完成。而米開朗基羅就是由「匠」而「家」這個過程裡重要的代表。 因此,許多傳記將米開朗基羅寫成天才,這是一種以後人的觀點來解釋從前。真正的米開朗基羅絕非天才,而是畢生努力著要替自己和自己行業爭尊嚴的「工匠」。他十二歲起就當畫匠學徒,而後在工作中努力自學並不斷自我提升,他不敢看輕自己,而只有不看輕自己的才會成功,而這也是真正的成功。對現世有不斷的追尋與謙卑,對他世有無盡的思念與渴慕,米開朗基羅之能成其大,真不虛枉!

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後一位藝術大師,在長遠的藝術洪流中,他的成就佔有一席之地,其對於後來的藝術發展有著不可否認的深遠影響,直至今日,我們仍然在他的作品中尋找到藝術的震撼與悸動,在「赤裸裸」的感動中發現了現實社會中鮮少存在的真,而米開朗基羅他不只是文藝復興時代的巨匠,更是支撐著整個歷史、藝術的巨人。

肆●引註資料



一、附注



註一:成功大學西洋建築史課程講義〈17〉 http://www.arch.ncku.edu.tw/ca+ihta/western/content-17.htm

註二:《破解米開朗基羅》p.144。蔣勳著。天下文化。2006。

註三:《世界文明奇蹟》p.94。王偉芳、余開亮著。漢宇國際出版。2005。

註四:《破解米開朗基羅》p.108。蔣勳著。天下文化。2006。

註五:《破解米開朗基羅》p.145。蔣勳著。天下文化。2006。

註六:西方哲學家http://home.kimo.com.tw/weekend951/inde5x.htm

註七:西方哲學家http://home.kimo.com.tw/weekend951/inde5x.htm



二、圖片來源



圖一:http://www.asds.org/2005A/erin/pieta2.jpg

圖二:http://teacher.ccjh.tp.edu.tw/t245/Renaissance.htm

圖三:《破解米開朗基羅》p.99。蔣勳著。天下文化。2006。

圖四:《破解米開朗基羅》p.110。蔣勳著。天下文化。2006。

圖五:《破解米開朗基羅》p.1110。蔣勳著。天下文化。2006。

圖六:《破解米開朗基羅》p.111。蔣勳著。天下文化。2006。

圖七:《破解米開朗基羅》p.111。蔣勳著。天下文化。2006。

圖八:http://www.bramarte.it/500/img/mic9.jpg

圖九:http://gallery.euroweb.hu/html/m/michelan/3sistina/index.html

圖十:http://www.asds.org/2005A/erin/adam2.jpg

圖十一:http://www.trosch.org/jpi/jp01c19/sistine.html









大約在一九七三年,為了研究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我第一次去了義大利。
  從巴黎出發,一路搭便車,經過阿爾卑斯山,第一站就到了米蘭。
  身上只有兩件換洗的T恤,一條牛仔褲,投宿在青年民宿,有時候青年民宿也客滿,就睡教堂或火車站。
  隨身比較重要的東西是一本筆記。
  在巴黎翻了很多書,對義大利文藝復興史料的了解有一個基礎。因此,我刻意不帶書,搭便車,四處為家的流浪,也不適合帶太多書。
  我因此有機會完全直接面對一件作品,沒有史料,沒有評論,沒有考證。
  作品直接在你面前,「美」這麼具體,這麼真實。
  載我到米蘭的義大利人住威尼斯,邀我一同去威尼斯,我堅持要到米蘭。
  到米蘭已經是夜裏十點,他把我放在高速公路邊,指著一大片燈火輝煌的城市說:那就是米蘭。
  我揹起背包,走下高速公路,一路吹著口哨。
  遇到一個南斯拉夫的工人,也在找青年流浪之家,就相約一起找路。他問我:為什麼來米蘭?
  我說:看達文西「最後的晚餐」!
  他看著我,好像我說的是神話。



  第二天早晨我就站在「最後晚餐」的壁畫前面。教堂很暗,看不太清楚,又有很多鷹架,有人攀爬在架子上,用一些儀器測試,有時候照明的燈亮起來,一塊牆壁忽然色彩奪目起來,好像五百年前的魂魄忽然復活了起來。
  一個鷹架上的中年女人走下來,坐在鷹架最下一層,倒了咖啡,緩緩品嚐。安靜的教堂裏沒有人,她看到我,我正做筆記,她問:這是中文?我說:「是!」
  「很美麗的文字!」她說。
  她是挪威人,從大學退休了,受聯合國文教組織聘請,參與「最後晚餐」的修復工作。
  「我只負責一小部分,」她指著鷹架上端的一塊牆壁,是剛才照明燈照著,忽然燦爛起來的那一公尺見方的區域。
  「真美,不是嗎?」她好像在獨白,回頭看著那一片籠罩在灰暗中其實看不清楚的一大片牆壁。
  我的筆記上寫的常常是這些故事,嚴肅的藝術史家大概不屑一顧的。
  米蘭的斯佛沙古堡有米開朗基羅最後一件「聖殤」,他在臨終前幾日還在雕刻的作品。兩個人體緊緊依靠在一起,好像受了很多苦,忽然解脫了,依靠著一起飛去。
  古堡裏沒有人,我獨自坐在「聖殤」前,想到米開朗基羅一些美麗的詩句,歌頌死亡,覺得死亡這麼安靜,像遼闊的大海。
  我好像聽到聲音,鐵的鑿刀敲打在岩石上的聲音,石片碎裂的聲音,一個男人喘息的聲音……
  作品像在呼吸,你不站在它面前,不知道它是會呼吸的。
  史料與考證不會告訴我們「美」是一種呼吸。
  我一直記得那麼真實的作品呼吸的聲音。
  三十年後,那呼吸的聲音還在,更清晰,也更具體。
  「美」不是知識,「美」是一種存在的真實。
  我到了翡冷翠,在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每一日擦肩而過的窄小街道,彷彿聽到他們孤獨的腳步漸行漸遠。
  我去了美術學院,看到許多遊客擁擠在俊美非凡的「大衛」四周,我想避開人潮,就獨自坐在一角,凝視米開朗基羅中年以後四件命名為「囚」的作品。
  那呼吸的聲音又響了起來,粗重的、壓抑的,努力存活在劇痛與狂喜中的呼吸的聲音。
  看過多少次圖片都沒有的感覺,剎那之間,那呼吸的聲音使你震動起來。
  我流淚了嗎?
  一個老年人,忽然遞過手帕,拍拍我的肩膀,微笑著跟我說:我二十五歲的時候,也在這裏哭過!
  我的筆記裏也許記了一些無足輕重的事,像一個陌生老人二十五歲的淚痕。
  三十多年後動手寫米開朗基羅,有許多筆記裏的片段浮現出來。我害怕自己衰老了,老到不會為「美」落淚。
  一再重複去義大利,覺得好多角落都有自己年輕時遺落在那裏的記憶,特別是關於米開朗基羅的記憶。
  只是我沒有想到,三十年後我會把筆記裏的點點滴滴一一書寫下來。
  要謝謝怡蓁,不是她的鼓勵,也許這本書不會這麼快出現。
  也謝謝大哥蔣震,大姐蔣安,以及我的弟弟、妹妹一家人,他們使我在溫哥華有安靜的環境整理這本書。




2006.8.28日飛台北途中











 



標籤:
瀏覽次數:302    人氣指數:1302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轉貼~戀物癖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轉貼~文生‧梵谷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