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不足後天補」,現在一些家長擔心自己家的小孩落人之後,所以吃得越來越精細,補得越來越高級,但小兒科內分泌專家認為,孩子不宜進補,因為很多兒童性早熟都是吃出來的。
如何判斷「假性性早熟」和「真正性早熟」
父母與孩子一起洗澡時,如果發現孩子有「第二性徵」萌動的苗頭,不要驚慌失措。某些「假性性早熟」往往是由內分泌的階段性波動引起,孩子的骨齡並未超前,一般稱之為「假性性早熟」。只要注意飲食調控,不讓孩子接觸「情色類」視聽作品,假性早熟不一定會發展為真正的性早熟,無需打針吃藥。 醫師診斷,一但發現骨齡超前,可確診為「性早熟」。作為父母,也一定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憂心忡忡,要儘量和緩地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發育,發育是件好事,可以使人變得聰明,有力量有高度,但太早發育會有點麻煩,「你願意少吃些炸雞腿,願意好好鍛鍊,跟同學們一樣長大嗎?」 如果父母不把「性早熟」說成洪水猛獸,孩子也不會出現過度的惶恐心態,性格上也不會變得自閉,飲食調控方案也容易得到配合。
專家指出以下常見的「高激素」食物,家長應盡量少給孩子吃: 家禽脖子 現在的家禽多是被「催熟」的,而禽肉中的「促熟劑」殘餘主要集中在家禽頭頸部分的腺體中,因此,長期吃雞鴨鵝的頸部,就成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為。 反季節的水果 冬季的草莓、西瓜、葡萄、蕃茄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蘋果、桃和橙等,幾乎都是在「促熟劑」的幫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因此也應避免給孩子食用。 油炸類食品 高的熱量會在兒童體內轉變為多餘的脂肪,引發內分泌紊亂,導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經反覆加熱使用後,高溫使其氧化變性,也是引發「性早熟」的原因之一。 口服營養液 聲稱能使孩子「更高更壯」的兒童口服液,一些口服液中含有激素,孩子服用後在五六歲時長得比同齡的孩子高大壯實。而等孩子進入正常發育階段時,反而不長了。因此,不能盲目在市面上給孩子購買口服補液。 牛奶初乳 現在市面上的牛初乳品牌繁多,紛紛標榜能夠提高嬰幼兒免疫力,很多心疼孩子的媽媽買給孩子服用。其實,牛初乳即是剛生完牛寶寶的牛媽媽頭一周的乳汁,裡面的促性腺素含量極高,對於嬰幼兒可能沒問題,但是對於接近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其身體較為敏感,長期大量服用容易提早進入青春期。 不當煲湯方式 如果煲湯時連動物的內臟一起煲的話,其中的甲狀腺、性腺等含有激素的物質,會析出通過進餐攝入人體,因此,給孩子喝的湯要少放動物內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