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43,217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790910
德蔓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救命的小常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50歲重新學做人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真正的快樂來自內心的真誠
作者:
德蔓
日期: 2011.04.06 天氣:
心情:
臺灣著名學者傅佩榮訪談
傅佩榮,出生於1950年,祖籍上海。畢業于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系,先後獲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和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著作逾百部,中文簡體字版有《向莊子借智慧》、《哲學與人生》、《智者的生活哲學》等。
7月26日,傅佩榮先生應邀在市新華書店簽售他的新作《向莊子借智慧》、《孟子的智慧》等書,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記者:傅教授,這次您的新書取名為《孟子的智慧》,孟子的智慧主要是什麼呢?作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與孟子的區別在哪里?
傅佩榮:概括地說,孟子的智慧是一種理性思考的能力和奮發向上的動力。孟子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孔子的思想,並把孔子的思想發展得很完備,如“修養論”、“人性論”等。比如把“人性向善”這個道理說得很透徹,發揮出來之後把孔子的思想叫仁政,上面要行仁政,老百姓才能快樂,把道理跟具體的做法全部說出來了。認為個人修為是需要一輩子努力去做的事情,真正的“浩然之氣”應該具有“直、義、道”,真正的“英才”應該是具有上進心、成就自我的那種。如果沒有孟子,就沒有今天的儒家學說。然而,一般人比較喜歡念《論語》而不太喜歡《孟子》,因為《孟子》編排的順序會給人閱讀帶來挫折感。
孔孟有什麼差別呢?孔子本身並沒有著作,《論語》是他的學生幫他把這些話整理出來的,你需要去裏面找到一貫的思想系統很難。其實,孔子兼具溫和的理性主義、深刻的人道情懷、樂觀的理想主義的人文精神。然而,念《論語》的時候有一句話讓我覺得很難過,因為孔子說,沒有人瞭解我。至少孔子認為他的三千弟子中沒有人瞭解他,更不要說非弟子、其他人。我以為一直到100多年之後出現孟子,才真的瞭解孔子。
孔孟思想的核心是人文主義,像《論語》裏面孔子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他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因為道代表人生一種很高的理想,是人可以弘揚這樣的理想,而不是靠理想來弘揚人。第二句話需要解釋,如果你強調要先學習,你這一生才有希望。但一個人沒有機會受教育怎麼辦?儒家的思想認為,人性向善,任何一個人只要夠真誠,就會發現內心有一種力量,由內而發,讓自己去做該做的事,快樂也是由此而來,這是儒家最重要的貢獻。
記者:那我們又可以向莊子借到什麼智慧呢?
傅佩榮:大家通常覺得莊子的思想比較消極,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在書中把莊子所用的18個寓言給大家解釋清楚,在解釋的時候我跟西方的觀念做對照,從中可以發現莊子的思想充滿普世的意義。道家最可貴的地方在於,認為人從來就沒離開過道,只是忘記了道而已,道引領你返回你本來自在、快樂的生命。我最喜歡《知北遊》裏的一句話:外化而內不化。不管外在如何變化,你的內心還是跟道在一起。莊子教人超越身心,在不得已的時候順其自然,逆來順受。
我們學莊子的智慧,一定要記得,肯定當下的生命,不要老想著將來如何,你要掌握的是現在,是今天。
記者:您曾經說過:“30歲之前要讀儒家,40歲之後讀道家,50歲左右讀《易經》。”請解讀一下。
傅佩榮:因為30歲以前你投入社會,準備成家立業,一定要非常積極地面對人生,當然要學儒家。儒家是把自我實現跟社會的
正常發展結合在一起,儒家是入世的精神,要把個人的生命跟社會結合起來。
從40歲開始要學道家,因為到那個時候你已對人間冷暖、人性善惡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應該用道家的智慧將人生看成一個整體,要逍遙一些。
50歲左右則要讀《易經》,學會把握生命的全局,提升生命的境界。當你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當你有了穩定的事業和財富,當你不想再像年輕時那樣衝動冒險,《易經》將助你事業穩進、人際和諧、財富保全、生命安頓。
記者:馮其庸老先生說: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國學。那麼現在的國學到底是什麼呢?
傅佩榮:我不關心誰給國學定義,怎樣定義,而是關心國學的核心理念和應用成果如何。縱觀中國的歷史和文學,其評價的標準大多來自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所以從內容上來說儒家、道家這兩派最能代表中國國學的特色,其他的都是儒道學說的延伸、發揮和應用。中華民族是個早熟的民族,思想在人類早期就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對於人性、人生有著全面的掌握。這種智慧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有用的。
但是,也不是像宋明理學說的“孔子沒有任何過錯,孔子是個聖人”,孔子也是從平凡到不平凡、儒學的發展也是由普通到不普通不斷完善的過程。我們不應該過於推崇或過於貶低,對於今天的國學也是如此,現代人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為我所用。
我對於國學的解讀不是僅憑個人的感悟和感想,而是儘量回到原點,學者的責任是傳遞,是橋樑,最終的目的是瞭解孔子、孟子、莊子等他們所思所想的是什麼。
記者:現代人面臨的生活壓力、工作競爭非常大,同時各種各樣的國學研修班特別多。傳統文化對於現代管理者有什麼可以借鑒的呢?
傅佩榮:現在有個詞叫“儒商”,先商後儒是個基本趨勢,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內容,當然學習國學不能太功利,所有的知識只有內化後才是自己的,但是很多人願意去學,這是很值得肯定的,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可與自豪。
從管理者自身來說,人都希望獲得成就,但成就是有限的,所以一定會有競爭。如果規則是公平的,競爭手段是光明的,有成就的人得到富貴,同時富貴之後還要去照顧社會,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責任,這是儒家思想所宣導的。
人到中年,取得一定成就之後,正是需要讀一讀道家的時候。有競爭壓力的人讀一讀道家,可以舒解壓力;驕傲的人讀一讀道家,讓自己保持謙卑。比如老子講:“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就是我創造了這樣東西但我不一定要擁有它,我做成了這個事業但不要認為非我不可,我當了領導但不要老想著去主宰別人。道家思想很講究各種條件的配合,任何事業的成功不是一個人的功勞,那麼取得了成就之後就會想到,是社會給你提供了有利條件。所以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現在很多管理者不再盲目地學西方的管理,也開始借鑒中國傳統文化的東西。應該說,西方的管理是經過長期的實驗有科學的根據,屬於制度層次,有一套非常好的制度來運作。最理想的是我們制度說的升遷考核都用西方的經驗,可以用資料統計,在人與人相處的時候用儒家的態度,大家互相尊重。
記者:如今我們也很重視對孩子傳統文化的教育培養,那麼讓現在的小孩子去穿漢服背《三字經》,讀“四書五經”,效果好嗎?
傅佩榮:在改革開放的時代,一切都很包容,這些都可以去做。但是我個人覺得為了學國學而專門穿漢服就沒必要了。那孔子是春秋時代的,怎麼不去穿春秋時代的服裝呢?《三字經》成書於宋朝,是不是要穿宋代的服裝了?我覺得服裝不是最重要的,文化分三個層次,第一個是器物,第二個是制度,第三個是理念。我們最需要關注的是理念。
我還是推薦讀《論語》。其中的內容三分之一關於制度禮儀的可以不看,另三分之二是孔子在不同時期與弟子的對話,每一句話都可能是一個完整的思想表達。最好是父母跟孩子一起讀,給孩子講解的同時,去實踐,這樣才能真正言傳身教。
小孩子根本不用去讀《三字經》,它的內容太繁雜了,那麼多歷史故事,貫穿了整個歷史文化,一個孩子怎麼消化接受得了呢。因為孩子不懂這些,也實踐不了,對孩子體驗式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如果讓孩子去背《老子》的內容更可怕了,完全沒有必要。
讀“四書五經”依照順序來念比較好一些。孩子上了初中可以看看《孟子》,因為他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楊振寧說自己為人處世就全靠《孟子》等書。
記者:您的著述以及演講有個很大的特點,通過傳統文化裏的哲學思想來關注人的心靈建設。在您看來,學哲學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傅佩榮:哲學在希臘語的原意是愛好智慧。愛好智慧其實是人類普遍的願望,大家都希望知道變化的世界以及變化的人生是怎麼回事。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有學習哲學的願望,因為每一個人都希望明白人生最根本的道理。
人活在世界上,最大的問題是對自己不瞭解。你小時候受的教育,只是為了幫助你成為一個人才,可以在社會上工作。但是很多問題是從你工作的時候才開始的,你要面對全面的人生,需要面對的是身、心、靈不同層面的問題。
你要尋找一個理由,要知道你為什麼要過這樣的生活。找到理由之後,才會覺得為了這樣的生活,即使有犧牲,包括時間、力量、金錢,甚至身體的犧牲,你都會覺得值得,這樣你才會覺得自己的生命有焦點,力量才能集中,達成之後呢,才會覺得有成就感。學哲學的好處就在於對人生有完整的理解,可以把生命的架構撐開來。撐開來之後,你思考任何問題都能夠看得比較清楚。
記者:那麼,我們能從中找到快樂嗎?
傅佩榮:印度教中有個觀點,認為一個人為自己考慮,它就離“自我”越遠,而“大我”才是人類共同的靈魂。這就需要化解自我的執著,提高自己的能力,降低自我的欲望。其實,莊子也有這樣的思想。求得快樂最重要的是活出自己的真性情,像“魚之樂”那樣,與萬物、眾人“相忘於江湖”。
儒家認為每個人要面對的是自己的人性,注重個人修為,人性向善,真誠引發力量,由內而外,要求自己去行善,從而快樂也會由內而外產生。
欲望有很多種,我們現在講最簡單的兩種,第一種是自我為中心的欲望。第二種是非自我為中心的欲望,我希望社會改善,希望人類幸福。我們不能要求你完全沒有自我中心的欲望,但是至少你要調節。希望自我發展的同時也要慢慢培養非自我為中心的欲望,這樣才能使我自己不斷成長,並和周圍與我相關的人快樂相處。
標籤:
瀏覽次數:
209
人氣指數:
2569
累積鼓勵:
11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2
救命的小常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50歲重新學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