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43,217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072743
幸福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轉貼~史丹佛大學的由來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轉貼~投名狀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轉貼~心五四.聖嚴法師
作者:
幸福
日期: 2009.02.01 天氣:
心情:
二十一世紀的生活主張
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四感:感化、感動、感恩、感謝
四褔:知褔、惜褔、培褔、種褔
「心」五四運動就是以四安、四要、四它、四感、四褔等五種方法,來完成以心靈環保為首的「四環」運動,這是法鼓山邁向第二個十年的重點工作目標,相信也是二十一世紀全球人類所共同需要的社會運動。
凡是有遠見的人,都已預知二十一世紀的科技文明,會以極驚人的速度進展,它為人類帶來的,恐怕是禍不是褔,對於地球資源的損耗及自然環境的破壞,將難以想像。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從人類價值觀的轉化,人類心靈的淨化著手,以人文社會的關懷來制約並引導科技的發展,使之為人類服務,而非把人類帶向毀滅。
法鼓山的心五四是一項精神啟蒙運動,也是現代人所需要的生活教教育,以法鼓山現有的基礎、以國內的良好形像,以及在國際間所擁有的聲望,心五四運動一定會給世界人類帶來光明的願景。
「心五四」的條目之中沒有佛學專用名詞,淡化了宗教色彩,可讓世界上各種民族文化及宗教背景的所有人類共同使用。但是它的內涵,即是佛法的「心」法,那不是狹義的宗教信仰,而是淨化了的人文社會價值觀以及其實施的方法。它可以深人佛法,卻不會與任何其他民族文化及宗教背景相牴觸,所以這項運動,必將是可久又可大的。
「心」五四運動的時代意義
「心」五四運動是將佛法中深奧難懂的名相學理,轉化為一般人都能夠理解、接受,並在生活中運用的觀念和方法。這是法鼓山多年努力所完成的成果,名詞雖然是新創的,但是實質的精神和內涵依舊是佛法。
法鼓山將心五四定位為「二十一世紀的生活主張」,它不是標語、口號、花招,是一項心靈建設的工程。
事實上,心五四不是現在才有,早在釋迦牟尼佛時化就有了。釋尊在人間示現說法,主要的對象是人,為的是將佛法普遍的弘揚在人的生活中,使人能夠得到啟蒙,而來改善自己的困境,開發自己本有的心地光明──也可以稱之為心智或智慧。同時,在生活之中用佛法的觀念和方法,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隨時隨地建設自己中心的清涼淨土。
「心」就是觀念及心智,佛法說的就是「心」法,中國的襌法也叫做「心」法,那即是一種智慧,部份是先天的,部份是後天的。換句話說,是具備了先天的條件,然後再加上後天的培養和開發而成。如果有人不容易接受培養和開發,那是因為他們不願意改變自己。
以觀念的建立來說,那是自小慢慢養成的。自童年時起,人們逐漸形成自己的想法,但尚未成熟,到了成年以後才逐漸具備成熟的觀念,進一步成為個人的主張和想法。一個人既有的觀念不是不能改變,尤其是在遭受到無法解決的痛苦、困境、災難時,如果有人告訴他某種觀念,幫助他把問題解決,就可能讓他轉變舊觀念,接受新觀念;心理醫生的諮商,宗教師的開導,還有親友間的心靈對話,都具有這種功能,能幫助一個人找到適應環境,與人和諧相處的方法。
與人間、心靈結合
心五四就是運用佛法來調整我們的觀念,開發我們的心智。以往,因為佛經裡的專有名詞大家都不太容易理解,再加上有許多人把佛法變成一種玄妙深奧的學問,或者是一種神奇的體驗,所以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及觀念不太相應。事實上,這並不是佛陀的本意。佛陀所說的法,對任何人不論性別、年齡、種族、職業,不管有無知識、學問,都可以用來開發心智,轉化觀念,改善行為,以適應當下的生活環境。
我曾經提出「在人世間遍弘生活佛法,在火宅中建設清涼淨土」這兩句話。「在人世間遍弘生活佛法」就能夠提昇人的品質,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在火宅中建設清涼淨土」就可以保護我們不被「火」灼傷。
所謂「火宅」是指欲、色、無色的三界,包括我們所處的這個人間;「火」則譬喻為憂苦、焦慮、忿怒、恐懼、多疑、妒忌、放不下等種種煩惱。釋迦牟尼佛在三界中,希望把佛法普及之後,人們不論遇到任何順逆因緣,都不憂慮、不恐懼、不驕狂、不氣餒、不失意、不沮喪,讓每一個人心中顯現出清涼淨土。這也是正是法鼓山的理念。
淡化宗教玄深色彩
心五四包含了「四安」、「四要」、「四它」、「四感」、「四褔」五大要項,每一要項又涵攝四種「心」的觀念和方法,故稱心五四,這是法鼓山多年努力所累積而成的具體教材。從最初只有一個「心法」,接著提出「心靈環保」,再發展成「禮儀」、「生活」、「自然」共四種環保;接著又開展出「四安」、「四要」、「四它」、「四感」、「四褔」。這些都是我歷年來多埸講座的內容主題,為的就是淡化玄深、神奇的色彩,使佛法讓人一聽就懂,一懂就可以運用。
法鼓山又把心五四定位為「二十一世紀的生活主張」。分開來講「四安」是「提昇人品,建立新秩序的主張」;「四它」是「解決人生困境的主張」;「四要」是「面對煩惱,安定人心的主張」;「四感」是「幫助自己,成就他人的主張」;「四褔」是「增進全人類褔祉的主張」。這些主張是大家集體創作的,是我們團體共同的主張,非我個人的主張。
生活化的佛法
「生活化的佛法」、「人性化的佛學」、「人間化的佛教」是心五四運動的基本精神,因為是把佛法普遍運用在生活中,所以是生活化的佛法;因為佛學是以提昇人性為本,所以是人性化的佛學;因為佛教是屬於人間的,所以是人間化的佛教。生活、人性、人間的意思不一樣,佛法、佛學、佛教三者間也有差異。
「生活化」的佛法就是用佛法的觀念來生活,這也是目前我們法鼓山所積極推行的「佛法生活化」運動。我們在生活中就可以運用佛法,不一定非要到深山裡去。佛法講中道,既不主張縱欲享樂,也不主張無意義的苦行,不論是出家人或是在家人,日常起居、行住坐臥,從早到晚的生活,運用佛法,以一定標準的佛化生活為依據,這就是生活化的佛法。
至於「人性化」,佛學為什麼要人性化?因為有很多人把佛學當成資料、玄學、或是一種高深的學問,結果把佛學關在象牙塔裡,變成冷冰冰的學問,而跟人間脫離密切的關係。許多人為了研究而研究,只是把佛學當成一門學問,並沒有把佛學運用在生活中,因此形成學問化,而非人性化的佛學。
「人性化」的意思是指,以人的立場來研究佛學,研究的成果是適合人用的,能夠提昇人的素質,淨化人間。以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為例,「所訓」中就有中就有「利他為重,實用為先」兩句話,提倡利他及實用的佛學,就是人性化的佛學。
「人間化」的佛教是心五四的基本精神之一。先說什麼是宗教?一個歷史悠久的正統宗教,必須具備三大條件:教主、教理、教團,也就是要有創教的歷史人物、理論的基礎、修行或實踐教理的團體,佛教就具備了這三個條件。
所謂人間化,就是這三個條件都是以人為中心、以人為基礎而設立的,不是為了玄學、崇拜鬼神而設,所以稱之為人間化的佛教。現在有許多人不斷強調開悟,強調神秘經驗的神通感應,強調他們能夠接觸並差遣非人的靈界鬼神,這都是脫離了人的本位,都不是人間化的佛教。
總而這之,只要是脫離了人的本位,而談佛法、研究佛學或信仰佛教,就不是生活化的佛法、人性化的佛學、人間化的佛教。心五四運動必定是生活化、人性化又人間化的。
實踐四種環保
心五四運動既是二十一世紀的生活主張,也是四種環保的落實。
或許有人要問:四種環保和佛法有什麼關係?事實上,心靈環保的「心」就是佛法。而以禮儀環保來看,佛法是常重視禮儀的,其中包括戒律、威儀、持戒,而遵守律儀甚至就是佛法旳根本基礎。生活環保,就是佛法生活化。所謂自然環保,以佛法來講,一個人的身心是正報,所處的世界環境是依報,依正二報就是自己的道埸,每個人都要用正報在依報中修道,所以必須要護環境,就像愛護自己的身體一樣,因此,這四種環保的根本內涵都是佛法。
精神啟蒙運動的生活教育
作為一項精神啟蒙運動,心五四的目標是將佛法生活化,這是一種生活教育。是以精神啟蒙運動的生活教育,實踐法鼓山所提倡的三大教育,即大學院教育、大關懷教育,以及大普化教育,推動「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
或許有人會問:大學院教育是不是佛法生活化?答案是肯定的,包括課程、校園的境教,都是朝此一目標努力。目前中華佛學研究已在推動佛法生活化的教育,因為我們是以「實用為先」,而「實用為先」就是人間化的、人性化的、生活化的佛法。
至於如何推動心五四運動,可從兩個方向思考,一方面淡化宗教固有名相色彩,入世化俗;另一方面,要充實佛法精神,避免隨世流俗。
所謂淡化宗教色彩,主要是指不以靈異現象及神通能力等神秘經驗作為號召,不強調偶像崇拜,不以活人、靈物、靈力為偶像。佛法的最高原則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非法非非法」、「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皆非佛法」,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還一再地說:我講的都不是真實法,都是方便法,都是權巧法。
大多數的宗教都是屬於「創造神」的信仰,以及靈異現象的崇拜;而佛法不講「創造神」,對於靈異及神通,佛經中雖也有介紹,但定不是佛法的重心所在,尤其中國的禪宗,更是不主張利用靈異及神通來吸引信眾,因此中國的禪宗是最人間化的、人性化的、生活化的佛教。
有人擔心、害怕,以為淡化了宗教色彩,便會失去我們原有的方向,對此,大眾要有信心,我們還是會不斷地充實佛法的精神,在世間中影響世間,在世俗中轉化世俗。我們不隨波逐流,相反地,要作中流砥柱,入世化俗。
推動心五四,為了避免天馬行空、不著邊際,著力點是由法鼓山僧團、護法體系先開始,研擬具體方案,選擇定點設立示範區,再漸次將成果推廣到家庭、社區、校園,乃至於全世界。
在此同時,我們可以運用網際網路,以中英文等各種不同的語言,將心五四變成國際化的語言,全世界都能認同的觀念。
四安:提昇人品的主張─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我們要把佛法落實在人間的社會。把佛法送到每一個人的家庭裡,讓每一個家庭都能接觸佛法的「慈悲之光」、「智慧之光」。為人間帶來溫暖,讓人人都能身安、心安、家安、業安,這個才是真正可靠且究竟的平安。
安心─在於少欲
少欲知足,就不會有強烈的欲望而貪得無厭,就能夠安自己的心。
安他人的心是一種菩薩行為,也是一種慈悲願心,發起悲願來福利眾生,為他人謀求福利;否則僅僅少欲知足,不但不夠積極,甚至還有可能是消極的。
上等人安心於道,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中等人安心於事,給他適量而較忙的工作,他就不會自尋煩惱,或為他人製造煩惱。下等人只知安心於名利物欲的追求。希望大家,至少能做到心於事,而非做個追逐名利的下等人。
安身─在於勸儉
人是應該工作,但工作不等於人生,人生也不僅是為了物質中富裕而工作,更不僅是為了滿足物欲的享受而勤勞地工作。乃是為了健康的身心以及感恩的奉獻而工作。
勸勞努力除了讓身體健康、心裡平安,還多半會得到物質的報酬,但是有了物質的報酬,必須節制地使用,否則為了享受物慾,對身心又會產生不健康的行為,換句話說,也就是勤勞以後,應該要儉樸,所以「勤勞」、「節儉」這兩個原則是身體健康的秘訣。同時,儉樸的結果,便會擁有很多福利,可以提供給他人,到那時候你將會是一個人人都喜歡、人人都讚歎的人。
安家─在於敬愛
家庭的溫暖在於互相敬愛,家庭的可貴在於互相幫助。互助的意思,是讓需要接受幫忙的人,能夠得到幫助。幫助對方的時候,不要趾高氣揚,不要認為自己是施恩者,別人應該感謝你;而是應該心存感謝,感謝他讓你有機會來做奉獻,有機會在為他人服務之中獲得成長。
安家的要領是互相尊敬、互相學習、互相體諒、彼此關懷、彼此感恩、彼此奉獻。僅在物質上把自己的家安頓好,不算是真正的安家;真正的安家,是要使得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各盡其力,各守其分。
安業─在於廉正
一般人所講的安業,是指對他自己的職業、工作,要有安定和保障。可是若以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與精進為範圍,便已經將個人行為,以及工作都包含在內了。
我們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安於身口意三業的本分,不要輕舉妄動、沒有準則,不胡言亂語、信口開河,也不要心猿意馬、三心二意,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必須遵守的修養。
敬業樂群雖是老生常談,但很不容易做到,縱然在平常做得事事成功,稱心如意,一旦有一些波折、困擾、難題出現的時候,就會懷疑所做旳工作,是為誰辛苦為誰忙?若出現了這些想法,就不是敬業樂群了。
敬業就是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負責認真;精進是努力不懈、全心投入。如果你的心力、體力、能力,樣樣都是持著保留的態度,就不叫敬業精進了。
對自己的任何行為,都應以「利人便是利己」的觀點來考量,不為自己的利益而追求,但為他人旳福利而努力,並且是以他人旳遠利與近利來考慮、來設想。不論在家中、在公司,乃至在任何場合,如果都能夠用這樣的心態來面對,相信你就會很有人緣,也會很得人心。
四要:安定人心的主張─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現代社會由於物質文明過度蓬勃、結構變化太快,造成人類價值觀念混淆,以致於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需要,什麼是貪求的想要,什麼是實至名歸的能要,什麼是責任所在的應該要。因為無法釐清這四要:「需要」、「想要」、「該要」、「能要」的分際,所以大部份人都是跟著社會氣潮流而人云亦云,只要別人有的,我也要有。
而且現代人往往是:「需要的東西不多,想要的東西太多。」再加上不應該要的也要,不能夠要的也要,結果想要得不到,便會導致人心不安定,社會問題叢生。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需要」是什麼?就是少了它就不能活,例如:陽光、空氣、水分、起碼的食物、禦寒的衣服,避風遮雨的房子,在我們這個時代,基本的交通工具、電腦、電話也成為需要的,有這些必需品並不算是欲望。
欲望是什麼呢?是除了必需品之外的奢侈品、裝飾品,只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或撐場面用的東西。不過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地位,為了配合當時環境因緣,還是要有一定程度的莊嚴,那也可算是一種需要,但一定有適度拿捏的分寸。
生命中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但是從主觀的立場看,會覺得沒有了它生命很空虛、很無柰,覺得活得沒有意義,這純粹是個人的價值判斷。
所以,如果只是講「需要」,定義非常模糊,在衡量「需要」與「想要」間的差異時,應該分別從自我觀點,以及總體客觀的立場同時來考量。
能不能要?該不該要?
「能要」的意思是說,在個人能力範圍許可下,以努力付出而獲得所需要的東西,但若能力不足,就該讓賢,不必強求。在我們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包括名、利、權、位、感情等,著實引人欣羨與渴求。但是在要想得到它時,必須仔細想想: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實至名歸?是否已經水到渠成,而不是過度強求?如果付出不夠多,能力、因緣皆不具足,還希望能得到它,這便是貪圖非分,只會增加痛苦與傷害。
至於「該要」、「不該要」,若以時下年輕人流行的一句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言,便是沒有分清楚該要,不該要的分際。
一般人的慾望無窮,喜歡的、想要的事物太多了,應該要自問該不該喜歡?該不該取得?例如名位財勢,人人都喜歡,可是非分之名,是虛名;非分之財,是橫財、不義之財,非分之位是虛位,這些都不應該要。當然,如果是實至名歸,自是受之無愧,甚且是一種鼓勵。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東西並不多,想要的東西非常多,需要的東西應該要,想要的東西不重要。
我們應該從「心靈環保」的角度出發,一方面保護我們的心不受環境的污染,增強對環境的「免疫系統」;一方面內心不會有妒忌、憤怒、猜忌、自私等種種不好的心念,使得環境變得更糟糕。並從中覺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個人慾望的「想要」。
在人生的過程中,若能清楚明白這「四要」,便能有明確的方向感,而且也會過得很平安。
四它:解決困境的主張─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生活中難免出現逆境,我經常勸勉大家,處理棘手的問題時,應該坦然地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就是說,遇到任何困難、艱辛、不平的情況,都不逃避,因為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用智慧把責任擔負起來,才能真正從困擾的問題中獲得解脫。
面對煩惱的方法
如何面對問題?即是告訴自己:任何事物、現象的發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我們不須追究原因,也無暇追究原因,唯有面對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緊的。
很多人都說,我是好人,為什麼我還要遭受這麼多的苦難?我們要知道,有物質之身就有果報、就有障礙,如同有大地山川,就有風雨雲霧。即使是大修行者也要受果報的,例如佛陀曾遭大石塊擊傷,也曾罹患重病。但是果報和障礙未必會招來煩惱,大修行者跟凡夫的差異就在於此。
凡夫被自身的遭遇所苦,信心就會退轉;大修行者可以放下自我,不被煩惱所障。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佛的智慧,清楚知煩惱的緣起,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因果必須配合因緣。對於任何情況,如果能夠改善它,當予以改善,若不能改善,便面對它、接受它,絕不逃避,但是要盡力改善。逃避責任,逃避果報,是不合算的,改善情況才是最聰明的。
經過計劃的事物也不定完全可靠,也會發生意料之外的情況,這時候就應該要接受它,然後想辦法處理它,因為,因緣就是如此。
所以,如果計畫好的事在過程中發生問題,不必傷心也不必失望,應該繼續努力,促成因緣,還是成功的機會;如果經過詳細的考慮,判斷因緣不可能促成,那也只好放下它,這和未經努力就放棄是截然不同的。
放下自己也放下別人
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能作如此想,對一切人都會生起同情心與尊敬心。同情人家也是未解脫的凡夫,尊敬人家也有獨立的人格。
平常生活中,襌如何教人安心呢?禪的態度是:知道事實,面對事實,處理事實,然後就把它放下。無論遭遇任何狀況,都不會認為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如果已經知道可能會發生麼不如意的事,能讓它不發生是最好的;如果它一定要發生,擔心又有什麼用?擔心、憂慮不僅幫不了忙,可能還會令情況變得更嚴重,唯有面對它才是最好的辦法。
我常常遇到一些好像正被困在火海中的人,來向我求救。通常我會傾聽他們的問題,知道他們所焦慮的是什麼,但不會將他們的焦慮,變成我自己的夢魘。
我給他們的建議有一個原則:對感情的問題,宜用理智來處理;對家族的問題,宜用倫理來處理;即使發生了不得了的大事,也應用時間來化解、淡化;如果真是無法避免的倒楣事,那只有面對它、接受它;能夠面對它、接受它,就等於是在處理它,既然已經處理了,也就不必再為它擔心,應該放下它下,不要老是想著:「我怎麼辦?」而是睡覺時照樣睡覺,吃飯時照樣吃飯,該怎麼生活就怎樣生活。
四感:與人相處的主張─感恩、感謝、感化、感動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體實踐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從「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來著手。
感恩─奉獻、回饋不求報
隨時隨地心存感恩,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做一切的奉獻。奉獻的時候,態度是恭敬的,而不是以施捨心來付出,否則便會自以為是施恩者,產生自以為了不起的心態,認為自己做了很多的功德,而且一心期待對方回饋,這是不知慚愧:相反地,接受布施或服務的人,則要把對方當成恩人,感他的恩德。也就是彼此都存著奉獻、供養、感恩的心,一方以感恩的心奉獻,另一方以感恩的心來接受。
很多人嘴上說是奉獻,其實心理是在做投資生意,今天給了些什麼,明天就希望得一些回饋,事實上,這是利益交換,不是報恩,也不是奉獻,真正的奉獻是沒有條件的。
感謝─順境、逆境皆恩人
應該以感謝的心來接受順、逆兩種助緣,助我們一臂之力的是貴人,理當感謝;而以逆境激勵我們成長的,也是貴人,也應該感謝。事實上,我們應該把所有我們遇到、見到的每個人都當做貴人、當成恩人,都是有利於我們的人,心中便能常保平安。
感化─知慚愧、常懺悔、以慈悲智慧感化自己
許多佛教徒都是拿經典來教化他人、感化他人,拿佛法的標準來要求別人。
佛法是來幫助我們修行的,不是拿來度量人的,可惜很多人不僅以佛法度量人,並且以世間的道德標準來要求人,卻不能以身作則,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幫助自己,又怎能對別人有助益呢?
感化自己就是要知慚傀、常懺悔。慚愧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希望能夠做更好、更努力;懺悔是因為知道自己有做錯的地方,提醒以後不要再犯錯。
經典中告訴我們,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薩要到八地以上,才成為無學;而小乘的聲聞也要證了阿羅果後,才是無學。無學,就是不需要學習了,不再需要學習懺悔、慚愧了。或許有人會說:「菩薩怎麼還會有過失?菩薩還需要慚愧嗎?」事實上,菩薩要常慚愧、懺悔,才會樾愈來愈精進、愈來愈清淨、愈來愈能夠感動人。
感動─從自己做起,以學佛所得悲智感動他人
有人會抱怨家庭裡的成員不夠好、不能滿自己的願;或覺得社會混亂,人心不安定。總認為等別人都變好了,自己就安全了;其他人都變得認真、負責,自己就幸福了。以此標準期待他人,認為只要別人都好,自己就有福報。但卻忘了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滿了別人旳願。
這個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實踐佛法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來理事,以慈悲來對待人,自然能夠產生力量感動他人。
「四感」就是要我們感化自己、感動他人、感動順逆緣、感恩奉獻,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學習地藏菩薩的大願心,如此就能夠經得起苦難,而且不以苦難為苦難,同時又能夠在苦難之中救濟苦難,這就是自利利他、自助助人的菩薩精神。
四福:增進福祉的主張─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佛法的教義與修行觀念是修福與修慧。同時運用慈悲修福報,運用智慧修智慧,運用智慧培育福報,運用福報配合智慧。福報與智慧,或慈悲與智慧,這兩項如缺少一樣,修行不會圓滿。
因此,福報圓滿的人一定是智慧圓滿,智慧圓滿的人一定是福報圓滿,這就是「佛」。我們尊稱佛是「兩足尊」就是指福報及智慧都圓滿的人。
如能實踐「四福」:知福、惜福、種福、培福,並且為別人祝福,就是有大福報的人。
知福─知足常欒,安貧樂道
知道自己有福報是很重要的。人活在世上,最起碼都還有一口呼吸,有呼吸就等於擁有一切希望,人生充滿一切的可能,因此呼吸是很可貴的。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若能知福,則更應該說「我還有呼吸,當然滿足了。」
但是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知道這就是我們的福報。尤其現今的社會豐衣足食,很多人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看到別人有的,也不管對方是如何努力獲得的,就希望自己也擁有,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自害害人。如果我們能夠知福,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樂。不過知足並不等於什麼都不要,而是「多也好,少也好,好到皆大歡喜」,這才是真正的知足。
惜福─珍惜擁有,感恩圖報
我們除了擁有呼吸外,還擁有很多東西,包括生命、財物等,而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是人際關係、人緣,這也是你所擁有的。
惜福,就是要珍惜我們所擁有的,包括知能資源、健康資源、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等一切資源。珍惜而不浪費、不糟蹋,尤其不要糟蹋身體,不要傷害名譽、品格,甚至理念、理想,這就是惜福。
培福─享福非福,培福有福
培福就如同把今生得到的福報,種到田裡邊,它就可以培養出更多、更多的福報來。若能把全世界、全宇宙,所有十方一切眾生,都當成是培福的對象,不斷的種福,那就是有大福報的人,最後就會和佛一樣福德圓滿。
業障的果報有時會讓人誤以為是「福報」,例如:見人養尊處優、無所事事、坐享其成,站在佛法的角度來看未必是福報。
如果能應用佛法觀念,諸行無常,任何現象沒有恆常不變的,享福不是有福,惜福、培福,才真有福。因為,當世間的福報享盡之時,緊接著就是苦報的降臨。如果我們現在能把握機會,無視於辛苦,不計較侮辱,更不為自己的名聞利養,才能助別人解決苦難,不斷地努力求進步,盡自己所能奉獻給需要幫助的人,實際上這就是在求福、培福。
種福─成長自己、廣種福田、人人有福
釋迦牟尼佛告訢我們,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來種福田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田可種,例如自己的家人、朋友,以及社會上貧苦無依需要幫助的人、以及社會、國家的利益和一切眾生的幸福,都是我們的福田。
知道要隨時隨地種福的人,是有福的人;為了要種福,必需要努力成長自己,在知識、人格、智慧,
以及技能各方面都要增長,才能有更多的資源來種福田。
標籤:
瀏覽次數:
117
人氣指數:
717
累積鼓勵:
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轉貼~史丹佛大學的由來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轉貼~投名狀
住戶回應
時間:2009-02-03 21:43
他, 54歲,高雄市,農漁牧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