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 與 富人的思維.
今天看了一則的電影介紹 , 是一部去年相當知名的電影 , 描述的是一對來自偏遠
鄉村的情侶 , 一起在都市打拼 , 後來挣得了金錢 , 感情卻落空的故事.
但是其中串連的元素卻是很一般 , 像是女性追求物質 , 找到的對象不是媽寶 ,
就是已婚.
而男生在失意之餘 , 就只是能靠沉迷於電玩遊戲中度日 , 而最後也是靠開發一款
網路遊戲而致富 , 劇情的安排是 , 當男生買了房 , 回去找女方復合時 , 對方卻
拒絕了.
也就是說 , 現代人不僅追求愛情與麵包 , 也同時要 順心 , 姻緣才能成局.
昨天看到一則討論大陸的 華為員工過勞死的問題 , 提到一位男性的員工因為已經
連續 2 年沒有好好地休假 , 發生頭痛昏迷後 , 就再也沒被救活.
而他的妻子當然會出面控訴公司的作法太過苛刻 , 要求賠償.
但是我個人認為 , 她的先生之所以要如此拼命的工作賺錢 , 應該有很大的原因
跟這位氣質出眾的妻子有關 , 因為唯有經濟上有優勢 , 才能匹配條件出眾的她.
如果這位夫人真的很關心丈夫的健康狀況 , 應該早勸他改到比較輕鬆但是錢少的
工作 , 共體時艱 , 分擔家計 , 而不是讓她的先生不捨離開高薪的職位.
像是另一位也在 華為上班的女生 , 就忍受不了公司高壓的工作壓力 , 一段時間
後就主動請辭 , 回歸比較正常的職涯.
這也反映出社會對男女所被賦予的期待與壓力 , 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幾天前在銀行補摺的時候 , 聽到一位中年婦人在辦完業務後離開前 , 對警衛抱
怨說她好幾次來都等很久 , 言下之意就是希望銀行能增加人手 , 加快服務的速度.
其實她可能沒有感知到 , 銀行對一般客戶所提供的臨櫃作業 , 是賠錢的生意 ,
所以不僅已經委外由派遣的人員處理 , 日後更會漸漸地減少營業的地點 , 逼迫
客戶盡量使用自動櫃員或是網路銀行.
真正賺錢的業務 , 多在服務有錢的客戶 , 像是理財 , 基金 , 保險 , 信託等等
業務 , 國外的大型銀行 , 光是服務一個財團家族的業務 , 可能就遠比一個辦事
處的營利還高 , 日後銀行服務的分級與區隔化 , 必然會越來越普遍.
像是 美國的主要銀行 , 光是幫財務狀況不佳的國家發行國債 , 就收取很高的
佣金 , 再透過他們的高知名度 , 包裝整合後 , 賣到其他的國家.
這也是我很不認同很多所謂的 高收益債卷 的投資 , 因為投資人甚或是經手
的業者 , 可能對所購買的標地以以及組合都不甚瞭解 , 日後要是出現違約 , 投
資的資金可能很難保全.
最近聽到很多學習課程的廣告 , 內容很多都是用意在 說服別人 或是 展
現自己的說話藝術和能力 .
但是我認為 , 真正的讓對方信服 , 是自己的誠信以及專業 , 如果只是企圖要用
辭彙的技巧讓人炫目 , 讓人信服 , 其實都不會長久 , 不會是很牢靠的選項.
昨天在網路上看到有年輕人提問 , 想要找到方法 , 可以很快的把讀到的文章以及
報導 , 整合規劃 , 快速的應用在工作以及生活上 ..
這一個心態也是為何現在的出版產業不斷萎縮的原因 , 因為現代人都很心急 ,
對長久的習知越來越沒有耐心.
實際呈現的狀況就是現在的書局 , 最顯眼的地方都是擺設最基礎的外語學習
教材 , 或是兒童英語 , 而越是深層經典的書籍多會被擠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
要真正的讓自己累續智能 , 進而全方位的幫助自己的工作以及生活 , 閱讀只是
環結之一.
除了習慣性的閱讀之外 , 我們還要能很敏銳的觀察自己周遭所發的的細微變化 ,
把自己感知到的現象與國際的新趨勢交互的聯結 , 進而發展出自己對特定事物
所化悟的定見與看法.
如此長期的持續修習 , 才能點滴的成為自己的定見 , 引領未來前行的方向.
像是我就觀察到住家附近有一家賣飯糰的攤子 , 原本生意很好 , 多要排隊才能
買到 , 但是我發現自從 Costco 開幕以來 , 她們的生意就越來越冷清.
原因我設想就是大賣場的低價商品 , 大量的改變當地居民的飲食習慣 , 減少了
對早餐的需求.
最近看到三個有關 A.I 與 機器人運用發展的新聞 ..
一是談到美國一家公司 , 發展出機器手臂取代咖啡師的系統 , 客戶可以透過
手機的 App , 預先設定喜好 , 就可以及時拿到客製化的飲品.
另一個報導是預測新科技的整合 , 將會讓所得的差距越來越嚴重.
更殘酷的推測是 , 未來中階的 管理職位 , 最有可能被 A.I 所取代 !!
很多的年輕人都會認為 , 台灣的薪資水準偏低 , 原因就是慣老闆 , 以及經營者
不願意把資源與員工分享.
其實薪資的高低本來就是一種市場機制 , 是供需的法則.
未來資方所能擁有的 工具 只會越來越多 , 組織只要最高階的決策者 , 然後
把方向交給 A.I 來執行與管理 , 再雇用最底層的員工來作業 , 才會有足夠
的競爭力生存下去.
幾天前看到一篇報導 , 台灣原本有一個經營的很火紅的美食評價 App , 但是空有
30 萬筆的全台餐廳資料 , 卻無法找到營利的模式 , 後來吸引日本的大企業注資
億元 , 用意就是要透過他們的系統推廣 POP 的收銀系統.
後來公司陸續聘請了上百位的業務員來推廣業務 , 但是餐廳業者多不需要此類的
產品 , 漸漸的拖累公司的收支 , 最後急速的裁員縮編 , 絕境求生.
這個案例就說明了 , 最上層經理人的思維格局 , 就已經決了了企業的營運成敗.
此類的產品早已經輕易的被手機的 APP 搭配雲端的運算所取代 , 主事者在產品
開發的初期如果無法預先看到此一趨勢 , 最終就會斷送整個部門 , 甚或是企業的
存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