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的植牙、牙齒矯正風正夯,主要是不想要在張牙咧嘴時,讓人看到滿口參差不齊的牙齒;要是齒若編貝,必定人人欣羨。
張開嘴巴,首先看到的是門牙,門牙有如口腔的門面。一般而言,門牙長大堅實者,個性堅毅;若牙齒小而稀,表示腎氣先天稟賦較差,齒黑枯焦者代表腎經有熱;滿口鬆動,牙齒早落者,為腎氣衰憊早衰之兆。
中醫認為,腎的津液可以濡潤牙齒,胃的津液能夠滋養牙齦。清代名醫葉天士認為︰牙齒如果如岩石般光亮乾燥者,是胃熱太盛(即俗稱的胃火,可能有胃病、容易飢餓、口臭等症狀),如果顏色有如枯骨般,毫無光澤,則是腎液枯竭(可能眩暈耳鳴、腰膝痠軟、小兒發育遲緩等症狀)。
夜裡磨牙是許多人的困擾,有的磨到牙齦、牙關痠痛,甚至牙齒都有缺損。這多半是精神壓力太大,或是腸胃有積滯造成的。
再看牙齦,正常者呈粉紅色,質地堅韌,與牙頸部緊密貼合。如果牙齦浮腫、出血多是慢性牙周病。但牙齦出血還必須小心全身性疾病,如壞血病、血小板異常、白血病、慢性肝病等。
牙齦淡白者,多因血虛血少不能充於齦絡所致;牙齦肉萎縮而色淡者,多屬胃陰不足,或腎氣虧乏;牙齦紅腫者,則是胃火上炎所導致。
中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餘,故牙齒為腎之外候;齦為肉之延伸而主於胃,故牙齦乃胃之外露;腎為先天之本,胃為後天之源,齒齦是腎氣盛衰和胃津存亡的指示器。因此,觀察牙齒、牙齦,可以測知人體先天及後天的健康狀況。有空的時候,不妨照照鏡子,或許可以瞧出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