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彼得巴菲特的親口回答才發現,原來巴菲特留給兒女們最多也最重要的,不是看得到的錢和權勢,而是看不到的態度與價值觀。
巴菲特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彼得的大哥從事農務和攝影,姐姐則在家帶小孩,他自己說過,「假如我發現我人生最快樂的就是收垃圾,那麼我父母也會衷心樂見,我每天攀在垃圾車的車尾。」
從小,巴菲特和太太就帶著彼得討論各式各樣的議題。一有疑問,就讓小孩自己去查《世界百科全書》或《國家地理雜誌》。
小彼得經常整個人趴在地上,從雜誌裡尋找有關「非洲東部鳥類」或「亞馬遜原住民」的文章,而這樣的成就感比起敲鍵盤找Google更有成就感。
彼得的媽媽更妙,她會忽然到學校,靜靜地坐在教室後面觀看上課情形,看看老師教了些什麼和怎麼教。彼得媽媽很堅持要盡量讓他多認識一些人、多聽一些故事。所以在彼得年紀還很小的時候,家裡接待過好幾個來自非洲不同國家的交換學生,也曾有位來自捷克的學生,共住了一陣子。
《影響最深的一本童書,教我如何堅持》
彼得: 我腦子裡閃過的第一本書,或許是我小時候讀的第一本書《小火車做到了》(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這是一本跟堅持有關的書,也跟努力嘗試克服障礙有關,瞭解你可以辦到放進心裡的任何事。
還有,在我為了自己的美國印地安音樂表演籌措資金時,我的姓氏的確是有點影響。大家都不相信我得去找錢才能製作這場表演,他們以為我父親絕對會幫忙付錢,所以那時要準備資金的確是有點困難。
《錢只能換自由,但買不到幸福與平靜》
網友「艾力克斯」問:錢這種東西對你來說代表什麼?彼得:我認為錢是買時間的一種方法。
錢給你自由,稍微放慢腳步,不必擔心基本的生活問題,像是食物跟遮風蔽雨的地方。
但是,錢買不到幸福,也買不到內心的平靜。錢只能給你自由,尋找內心的某些聲音。
對我來說──希望世界也是如此──財富的定義是以個人,以及周遭人們的幸福來做權衡。我想假如更多人把焦點放在這種財富上,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好。
不過我發現這些感覺都會過去,我得容許有時會浮現的挫折感。只要我堅持下去,新的東西就會出現。我想我應該沒跟父親討論瓶頸的事,不過或許年輕時曾這麼做過。
《有種特質,為我的人生做出這麼多改變》 我是家裡三個小孩中的老么,我想我也從觀察兄姊時學到這一點。耐心絕對是我的本質,但我也學到,要是我把時間花在聆聽、觀察別人身上,我可以學到更多。這也是運用時間很好的方法。
再說一次,假設有種特質為我的人生做出這麼多改變,讓我的人生成為現在的樣子,我想那就是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