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還是咖啡?這是一種選擇,黃昏裏對著夕陽,小飲一杯細茶,淡淡的品味,什麼也不想就只有一股濃香了,平靜不是在茶裏,不是在黃昏裏,而是在心裏。我曾經花三天時間做了一個決定然後又花了三十天的時間把這個決定否掉了,這是一種選擇,就象對茶與咖啡的選擇,茶還是咖啡?茶要細品的,一定要跟知音一起品,或者找個寧靜的下午一個人細品,最好什麼也不想,;咖啡一定要到星巴客,不要去上島那種裝模做樣的情調裏,當然環境不錯,咖啡卻是很糟的。開放式的設計,有其深刻的人文內涵,是一種暗示,應該說是一種“意象”。我們在選擇茶或者咖啡的時候已經把自己想要的東西暗示出來了,我們不安的心靈世界。 終於做了一個決定把茶和咖啡混起來喝。我覺得我不應該是第一個有這樣壯舉的人,我真的這樣嘗試了,它可能不好喝,但肯定是不一樣的味道。調酒師可以調出什麼“天長地久”,然而誰在調製我們的心情。喝咖啡,要原磨的,不要加任何東西,最好自己親自煮,會有一種醇香的,有一點淡淡的苦,象人生,至少是純的。茶的香與咖啡的香交織在一起,理論開始昇華了,已經不是簡單的茶道和咖啡文化的組合,而是另一種東西,當然我們可以把他命名為X,我們不斷尋找的X。有人在算命,不知道喝咖啡活的久一點還是喝茶活的久一點。 終於要用一種不同的方式去喝那種稱做X的東西了。邀兩三個知己,在漸遠漸近的時間精靈裏度過人生最愜意的時光,大約只是片刻。我們所追求的不也正是這無數個片刻嗎?一個人的下午茶或者酒吧,是可以讓心靈平靜的,大約也看人。在不被人理解的時候,人們往往以為自己是獨特的。不被人理解是一種陌生,陌生是一種距離,距離是產生美的,所以陌生也是美的,邏輯有錯嗎?極端的邏輯主義者與極端的感性主義者會有交鋒的火花嗎?有的時候或許只是擦肩而過,花非花說:“蝴蝶經過,又走了。”我希望能把茶的邏輯和咖啡的感覺混在一起,大約只是夢想。 有些話只能說給聽不懂的人。在一個人喝茶或咖啡的時候其實是自己和自己交流,常常是一個人站在遠處遙望自己,或者是自己在向遠處遙望。常常是在時間的長河裏的一種狀態,記得著名軍事專家倪樂雄說過:“高手的境界是——遠距離知識的專業化深度。”這是一種狀態,倪教授強調的是:“功夫在詩外。”還記得曾經看過《歷史距離在文學鑒賞中的增值作用》一文,一個是從平面上,一個是從空間上,其實倪教授的觀點也可看做《遠距離知識對近距離專業的增值作用》。功夫在詩外,不錯的。由衷希望“遠距離的茶對近距離的咖啡”有點增值作用,是黃昏了,我準備好茶,咖啡,不知道能調出什麼樣的X,但是總能調出點什麼——不一樣的東西出來,這點我相當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