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交往或溝通時, 常會存著「交換理論」與「互惠規範」的心理。 但因對方的回饋態度如何,難以預期, 所以往往造成所謂的「熱臉貼在冷屁股」, 與「好心給雷親」(台語)等窘況。 多年前,台灣日立公司董事長許明傳曾被歹徒綁架勒贖二千二百萬元,警方動員海陸空警力圍捕,終於將主嫌犯周偉成等三人逮捕。當許明傳被警員解開絲襪與膠布後,看到太太與女兒,三人即激動地抱頭痛哭。隨後一個戴手銬、始終低頭的男子突然下跪,許明傳定神一看,凶嫌竟是他視為「義子」的周偉成,心中的憤怒頓時猛起,亦失望達到極點。 為什麼許明傳的反應會如此憤怒和傷心呢?因為許明傳沒有兒子,所以將做骨董生意、有十年交情的周偉成視為義子,並常邀請周偉成到家中做客或借錢給他。以「交換理論」(Exchange Theory)來說,許明傳所獲得的「報酬」,不符合他原先的「預期」,甚至變成負面的「意外懲罰」,所以心中的憤怒與失望自然油生。 「交換理論」強調,人們常根據其經驗或期望訂一個標準,假如個人付出後的「回饋」合乎或超過他原先的「預期」,則他會覺得有價值而繼續付出;相反地,若回饋不能達到預期目標,甚至成為傷害他的處罰,則預期與回饋之間的「落差」 太大,就會覺得付出很不值得,有些人甚至會表現出「暴怒」或「攻擊」的行為。 基本上,人與人交往或溝通時,心裡常不知不覺地存著「互惠規範」,期盼獲得「公平」且「禮尚往來」的回應,否則就可能發生言語上的衝突。 我曾在公車看到一幕:一位老先生辛苦地擠到車子座位最後面,幫老太太找到了一個空位,並興奮地叫老太太過來坐,沒想到老太太冷冷的回他一句:「那排椅子硬梆梆、又那麼顛,叫我怎麼坐?」於是先生不再跟她講話,氣氛僵住了。這真是所謂的「熱臉貼在冷屁股」、「好心給雷親」(台語) ! 談到「交換」與「互惠」的溝通心理,就讓我想起過去悲慘的送花經驗: 第一次送花給一個女孩,她說:「我們家又沒花瓶,我也不會插!」 第二次送一束含苞玫瑰給另一女孩,她皺眉說:「這些花怎麼都這麼小?」 又有一天晚上,我捧一束花到醫院探視一個漂亮的女孩(我把她當成女朋友),可是她一看到花就說:「我們生物老師說,植物在晚上會吐二氧化碳,對病人不太好!」 我聽了,十分生氣,什麼「植物在晚上會吐二氧化碳,對病人不好?」人家探病不都是送花?於是,十分鐘後我攜花告辭,在醫院門口,很生氣地將這束花與傷心,一起丟入垃圾桶。 我們是否曾誤會別人的好意?或將別人的熱情冷冷地回應? 別忘了,人際關係是「互惠的」,是彼此「交換的」,我們必須先給予別人「正面酬賞、正面交換」,才能獲得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