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South Wales)研究人員指出,脾氣暴躁者比快樂的人更能應付艱難狀況,因為大腦「促進訊息處理策略」的方式不同。
他要求受試者觀看不同的電影,接著回想人生中正面或負面的事件,設計目的在於讓他們進入好心情或壞心情。
然後他請受試者參與一連串任務,包括判斷都市傳說的真假,並提供事件的親眼描述。
處於壞心情的人表現優於那些開心的,他們錯誤較少,溝通也較佳。
佛格斯表示:「正向心情似乎可促進創意、合作及仰賴心理捷徑,負面心情則可刺激專注、小心思考,並更加注意外界。」
研究也發現,悲傷的人較擅長透過書寫的論述表明自己的情況,佛格斯指出,這顯示「輕微的負面情緒,或許實際上會促進更具體、更適應、最終更成功的溝通風格。」
他過去的研究顯示,天氣對我們也會有類似效果。潮濕陰鬱的日子讓記憶力更敏銳,大太陽的天氣則令人健忘。
當人遭受到威脅,全身的警戒會打開,因此思考通常會比較清楚,在遇到外來刺激時,交感神經興奮,或者腎上腺素分泌,此時戰或逃的機制打開,因此更加會專注應付眼前的危險與困境,澳洲最近有學者研究發現:脾氣暴躁會讓人思路更清晰,若是在實驗中,加入腎上腺的壓力荷爾蒙的測量,應該更有說服力。
據說,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在英國倫敦找不到任何一位精神失常的人,因為大家躲飛機的轟炸都來不及,以生於憂患來說,這倒是相通的道理。
國內知名的學者李家同先生提出:
絕大多數回家就去玩耍的孩子,雖然有個快樂的童年,但往往有不快樂的成年。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少地方道理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