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4140
 丹民大哥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主題,什麼也帶不走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主題,情緒穩定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主題,老世代的離開
作者: 丹民大哥 日期: 2024.10.03  天氣:  心情:
觀念平台:樸拙老世代



這一段時間,連續辭世幾位八十餘歲以上的耆老,帶給台灣社會很大的漣漪。雖說,「百年多是幾多時」,人總有走的那一天,不過某些時代精神、某些時代價值,是否隨著某些人的過往而消逝,很可能,是民眾感嘆這些耆老辭世時,心中不捨的另一隱憂吧。

 企業大老王永慶,揮一揮衣袖,留下了「某一種」把呷苦當呷補,以創業為樂的「老世代企業家精神」。文壇大老葉石濤,揮一揮衣袖,留下了「某一種」把文學當職志的「老世代文藝家堅持」。佛教大老聖嚴法師,揮一揮衣袖,留下了「某一種」把信仰跟樸拙生活結合的「老世代宗教家典型」。


 我用「老世代」(或者也可用「老靈魂」)定位他們,的確是因為,一定程度上,由於他們都夠老,在專業領域內,都經營得夠久,成就夠大,於是乎型塑了一種典範價值,既內化於他們身體力行的一生行誼之中,也外化於整個社會,足以讓民眾當楷模、當學習效法的對象。他們看來是專注於某一領域,然而,就他們傳遞、散播的倫理特質而言,他們早就超越了特定領域的限制,有了「台灣價值」的代表性。


 他們身上,那股「某一種」價值的動力,究竟所為何來?

 我的解釋是,從王永慶、葉石濤、聖嚴法師身上,都顯露了一股社會學大師韋伯所說的「志業倫理」的光芒。亦即,王永慶把開創事業當成終身志業,葉石濤把文學耕耘當成終身志業,聖嚴法師把人間佛教當成終身志業。由於是志業,他們也就終身「不改其志」,富不驕,貧無怨,義無反顧走下去,不知老之將至。


 而何謂「志業」呢?它跟一般瞭解的職業,很大不同。有人可在一項職業待上一輩子,卻未必「有志於」這職業。差別就在,志業還多了一分「志趣」,在我們選擇的職業裡。也因而,有志有趣,你會樂以忘憂,樂在工作,樂不疲憊,樂而忘老。志,是定向,是方向;趣,是興味、是好奇。志趣一相投,始終抱持樂在其中的幹勁與活力,那人怎麼會嫌累,會長嘆時不我予呢!因為,生命短促、時間不夠啊!


 王永慶往生於巡視自己事業版圖的旅程中,葉石濤臨終前不久看到自己一套二十冊全集出版,聖嚴法師圓寂時仍交代「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的智慧。他們何曾因為事業極大,生命極蹇困,眾生極魯鈍,而喊累、而想停下腳步,或享受成就,或怨嘆走錯路,或不耐於紅塵世俗的無知。


 「老世代」又何以能終身「追求志業」呢?他們在青春生命伊始之際,就對自己的未來,產生「不甘於從眾」、「不屈從命運」的自我期許,當是主要原因。我們細讀他們的成長歷程,都能發現這特質。那是一種「意義的召喚」,「存在價值的召喚」。相較於,貪婪資本家的炫耀財富、作秀政客的權謀心機、浮華名士的沾沾自喜,難怪這些「老世代」、「老靈魂」樸實得令人懷念!
標籤:
瀏覽次數:80    人氣指數:280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主題,什麼也帶不走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主題,情緒穩定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