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854998
 欣靜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兒時記事(四)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兒時記事(六)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兒時記事(五)
作者: 欣靜 日期: 2022.09.13  天氣:  心情:

會流動的沙洲


我阿嬤一生與烏溪沙洲為伴,阿嬤是我在村里見過最悲苦,也是最勤勞與聰明的女人,我小時候常跟阿嬤到烏溪沙洲工作。


1975年代以前烏溪上游攔水壩未建,溪床比堤防旁邊的農田高,每次大水帶來相當大量的泥沙,因此溪床上有許多處沙洲。


但那些沙洲並非每年都固定在同一位置,小時候每次颱風帶來大水,村民半夜要帶手電筒巡視烏溪水位,那澎湃的雨量讓人膽顫心驚,深怕1959年八七水災重現,水量之大有時連一丈高的茅草全部淹沒不見。


當然也會把沙洲沖到別處,有時水退之後原處只剩裸露的鵝卵石,水退後阿嬤又會一次再一次拿著鋤頭涉過兩處水道,尋找合適的沙洲重新開墾。


所謂合適沙洲,一.地勢較高一點,二.砂土要夠深,三.旁邊要能開挖水渠灌溉或方便取水,四.不要太遠以及不要涉過太多處水道。


那時烏溪堤防邊是灌溉引水用的水道,要經過兩處水道才能到達阿嬤開墾的沙洲田地。


那時引水道水位經常到膝蓋深。夏天午後山上雨量多,阿嬤常告訴我到溪裡沙洲工作,一定要注意上游山頭天空,只要山頭天空黑了,要趕快收拾工具回家,因為水道水位很快會上升。村裡只有幾戶人家會到烏溪沙洲開墾,阿嬤是唯一鍥而不捨的女性。


我讀小學時每年大水帶來豐富的細沙,村里擁有砂石車的個體戶,光是載運挖掘一次水災帶來的細砂,足夠他們蓋一棟房子。


上游攔水壩建好之後以及建築業的蓬勃發展,烏溪不斷地採砂石,溪床已經比農田低十米以上,連中上游霧峰山區那段圳渠要引水灌溉都有困難,已經不會再有大水發生。

標籤:
瀏覽次數:192    人氣指數:1972    累積鼓勵:8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兒時記事(四)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兒時記事(六)
 
住戶回應
 
時間:2022-09-14 22:00
他, 64歲,台中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