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記事(二)
上小學
在鄉下我媽那年代婦女幾乎都不識字,農村未入小學的孩子是聽不懂國語,更不用說注音符號和阿拉伯數字。
上學第一天,老師用台語問:有誰讀過幼稚園,無人舉手。初期上課是用台語教學。接著老師在黑板寫了阿拉伯數字
1和2,問哪個比較大,我看不懂那符號代表甚麼意思,我選 1 比較大,很好笑!
現在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每個程度都比我讀小一時好太多了。
但我上課很專心,老師教甚麼全部記住,大概兩星期後老師就很少講台語,改成國語上課。
那時代的孩子不會逃學翹課,即使成績很差的男學生幾乎三兩天就被老師打屁股或手心,
還是很高興天天上學,不上學的男孩子是要跟著父母到田裡工作,況且學校裡有溜滑梯,
單槓,爬竹竿,或同學自帶跳繩,或女孩子一起玩跳格子。那時學校每年級有四班,
每班四十至五十名學生,一下課所有運動、遊樂設施、操場全擠滿學生,身障者除外,
每位小朋友都是生龍活虎,蹦蹦跳跳。小學學校是鄉下孩子的樂園。
印象比較深的是那些爬竹竿架,兩排共約有十根竹竿,六到七公尺高,每支竹竿的間距約有70~80公分寬,
大概是小學二、三年級時,不只是男孩子很會爬竹竿連女孩子也很皮,
恐怖的是小孩子爬到竹竿頂端不是順著爬上去的那根竹竿滑下來,而是兩腿夾著A竹竿,
另一隻手抓B竹竿,把身體盪到B竹竿,宛如猴子一般盪到另一支竹竿頂端滑下來,
我也曾如此一根竹竿盪過另一根。現在想起來心裏會發毛,在那六公尺高萬一失手摔下來不死也殘廢。
所以沒多久哪些竹竿全部被拆下來,之後便沒再裝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