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465840
 Johnson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最新的科学长寿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進步的力量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如何面對老年
作者: Johnson 日期: 2017.12.12  天氣:  心情:
如何面對老年
統計資料顯示,1970年代末國內約有4%的60歲以上人口,1999年已升
至8%,顯示台灣處於高齡化社會。若以目前國人平均存活年齡男性為
78歲,女性為77歲,以及多在60歲左右退休而言,銀髮生活尚有10
年、20年時間,是生命裡的重要歷程。

鑽研老年心理研究長達30年、前台大精神科主任,同時也是精神科教
授的林信男醫師指出,步入老年後,銀髮族面臨了退休、子女成家等
人事物變遷,生活形態改變,扮演角色也跟隨異動,例如原來位高權
重的企業主管,習慣發號施令,進出皆有專人接送,頓時卻只能在家
中看看報紙或電視;或一向以家庭為生活重心的主婦,子女成家獨
立,家裡忽然空蕩冷清,成為人去樓空的「空巢期」,一旦多加關心
詢問子女生活,又被認為是干涉過多,種種改變都會影響銀髮族的心
理健康。

概括而論,銀髮族的心理問題主要來自「生理退化影響」,以及「社
會因素影響」。

生理退化影響心理健康

歲月是公平的,一旦步入老年,所謂「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
搖」,無論是眼力、聽力、體力等體能狀態,皆會出現退化現象,無
人能免。其中最易引起老年人心理不適的,則為體能速度變慢與睡眠
品質變差的問題。體能速度變慢,主要是因為神經系統退化導致反應
減緩,銀髮族不需與過去,或與較年輕者比較,以免自尋煩惱。

睡眠品質改變也常令許多銀髮族懷疑自己失眠,求醫或甚者自行購藥
服用。實際上老年人同於一般人,一天所需的睡眠時間約為6小時左
右,每90分鐘為一週期,其中包括了淺睡與熟睡階段。熟睡期無記
憶,淺睡階段則有夢的發生,醒來常清楚記得夢中情景;但老年人淺
睡期會增長,熟睡減少,正所謂「夜長夢多」,故常讓銀髮族擔心失
眠的問題,甚至每到天黑就擔心今晚可能無法入睡,醫師特別說明這
是正常生理現象,銀髮族不必過慮。

至於許多銀髮族擔心自己記憶力變差,求醫詢問是否已患有「老年癡
呆症」,醫師表示人的記憶力高峰期在國中階段,50歲至60歲後會出
現正常退化現象,若銀髮族能察覺自己記憶力變差,即不必有此憂
慮。因為「老年癡呆症」的病徵,是在自己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悄然出
現,並且包括了遺傳等複雜因素,因此銀髮族也不需太過庸人自擾。

社會變遷帶來心理壓力

除了生活變遷、角色異動外,現代社會裡人際關係疏離,親友相聚減
少,銀髮族更易感到不受他人的關心、重視,認為自己變得不重要,
失去生活價值。尤其是男性平日若以工作為生活重心,女性以家庭為
生活重心,加上若婚姻關係不佳,邁入銀髮生活後,更容易產生許多
心理問題。

臨床上銀髮族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其一是「慮病症」,這類銀髮族
多表示自己常有失眠、記憶力衰退、全身酸痛疲倦、心臟跳得快喘不
過氣等症狀,經過醫學檢查結果卻一切正常,則可判斷為因心理因素
所引起的現象。

老年憂鬱症除了社會因素外,與個人體質也有關係,年輕時曾有類似
病症者,老年時罹患的比率也較高。老年憂鬱症與一般憂鬱症患者同
樣會有活動減少、情緒低落、喪失對事物的興趣等病徵;較不同處為
患有憂鬱症的銀髮族常有煩躁的情形,如坐立難安、發脾氣、不斷抱
怨身體不舒服的現象。

「生悶氣」則是銀髮族面對不愉快事件常有的態度,銀髮族因為感到
喪失自我要求與生活掌控能力,而產生失望感,心情鬱悶,不斷對自
己發脾氣,或一直無法原諒他人。醫師警告銀髮族,「生氣」會導致
交感神經系統戒備,免疫系統功能下降,進而造成對身心有害的惡性
循環,每回憶一次也就等於是傷害自己一次,因此保持愉快的心情非
常重要。

若銀髮族有上述或各類心理困擾,不妨求助精神科醫師,除了提供周
詳的問診與心理諮詢、定期追蹤外,精神科醫師更能幫助銀髮族及早
發現是否有其他健康上的問題,安排轉診檢查或治療。

除了前述影響銀髮族心理健康的因素與常見心理疾病外,林信男醫師
指出,由於文化背景的特性,與下一代的關係也常影響銀髮族的心理
健康。國內父母常將子女視為財產的一部分而非獨立的個體,普遍有
著「養兒防老」的觀念,因此國內的銀髮族特別擔心會遭受子女遺
棄,而使得心理緊張。

醫師建議銀髮族不必堅持子女一定要同住,同住不一定就代表孝順,
若父母與子女觀念接近,皆有同住意願時,才能保證彼此相處和樂,
否則勉強一起居住,因生活習慣與觀念的差異,只是徒然增加許多衝
突或摩擦的機會。銀髮族應在心理上及早剪斷與子女間的「臍帶」,
讓子女及早獨立,也可視為一項重要的人生成就。

而來自子女的關懷與協助,對於銀髮族心理健康也相當重要,醫師提
醒為人子女者,銀髮族學習與改變能力較弱,歸屬感需求強,且易懷
舊,但穩重、思考角度廣則是他們的特性與優點。子女們應多鼓勵銀
髮族學習,生活中則可多留一些時間與空間,對於銀髮族所喜好或堅
持的生活方式或家中設備可多順其意;若希望與家中的銀髮族相處愉
快,多了解他們的過去,談談數十年來生活中事物的變遷,皆是好話
題。

幾項提醒作好心理保健

1.勇敢面對現況:無論是生活變遷或生理退化的現象,銀髮族都不應
一味留戀過往,應了解自我狀況,尤其在媒體發達、資訊流通的現
代,銀髮族應多補充健康相關知識,不必怨天尤人,更可多想想自己
為工作、家庭努力奉獻了數十年,如今功成圓滿,該卸下重擔,不再
為他人掛慮,可以作自己愛做的事,為自己好好安排生活。

2.賦予事情正面意義:遭遇事情時,銀髮族應盡量給予正面意義,不
為負面的想法而鑽牛角尖,即是心理學所稱的「意義療法」;面對生
活中不如意時,銀髮族不妨多以不同角度思考,舉例夕陽西下時,有
人擔心天黑了該怎麼辦,有人早已想好了可以欣賞夜景;又如視力退
化,可推想為眼不見為淨,多休息少管閒事,不同的想法即產生不同
的生活體驗。銀髮族應讓自己更有包容性,了解世界上原本就有許多
不同的人事物,不強求他人依照自己想法行事,不認為他人對待自己
都是不好的,如此人際關係才有可能改善。

3.培養興趣,及早規劃銀髮生活:銀髮族應擁有自己的社交,並由中
年起及早培養興趣或嗜好,才可確實做好老年心理保健。時下許多人
常以生活忙碌、沒時間為藉口,推託退休後有空再開始培養,實際上
興趣的養成是逐步漸進的,需要時間與知識的投入,無法在屆臨老年
時立即達成。

無論是投入宗教、擔任義工、運動、繪畫、音樂、養寵物,只要是正
當活動,都是對銀髮族身心有益的,除了打發時間,也可增加社交的
機會,更會為銀髮生活帶來超乎想像的意義與樂趣。

林信男醫師比較國內外銀髮族現況指出,國人多有儲蓄的觀念,相對
於國外,國內銀髮族的經濟狀況也較佳,不必像國外老年人依賴退休
金或養老金維持溫飽,也建議台灣的銀髮族應利用經濟優勢,當用則
用,為自己安排更佳的銀髮生活。

居住都市中的銀髮族可運用的資源更為豐富,包括各類民間團體、宗
教組織、社區組織,所提供的老人學習課程、心理諮商、活動、聚
會,皆是協助銀髮族尋求協助、安排生活的極佳對象,只待銀髮族主
動跨出第一步。值得一提的,台灣近幾年公園綠化的政策,無心插柳
發展出公園老人文化,全省各個公園一大早都可見到銀髮族們從事各
類的運動、打拳、唱歌、跳舞,也提供銀髮族既能親近大自然、又能
健身兼交友的好去處,值得鼓勵銀髮族參與。
標籤:
瀏覽次數:107    人氣指數:107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最新的科学长寿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進步的力量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