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才不遇的感覺,往往掩蓋了人的視野;沮喪、憤怒、抱怨,阻斷了面對現實的行動力。不過,你真的具有你認為無法發揮的才能嗎?你真的夠努力嗎?你有把握住每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嗎? 當你面對這些問題並且解決之後,你一定會發現,喔!伯樂在哪裡?根本不是個問題。新竹往北的高速公路上,王新明(化名)開著車,經過收費站,撕下一張回數票,讓面無表情的收費員接走。算一算,每天從住處往返新竹就要用掉8張回數票,前天還是厚厚的一疊回數票,總是很快就變薄。「為什麼我的工作比別人辛苦?」瞪著前車迷濛的車燈,王新明不禁怨艾起來。「為什麼我一個美術老師,卻要在學校裡管秩序、教體育、打完學生還要在教室裡跟他們談什麼是美?」他很不能平衡地說。抱著回大學教書的期盼,王新明在國中教了6年書之後,出國攻讀了藝術創作碩士。沒想到,回國之後,師資相關法令才剛修改,碩士學位者已經無法在大學任職,時不我予之下,他只好到高職教美術。但是,升學主義凌駕學校教學,「美術課被嚴重擠壓,我上課只能做三件事:叫學生不要講話、不要吃東西,不要睡覺!」他沮喪地說。其實,王新明並不孤單。放眼各行各業,感嘆「懷才不遇」的人,比比皆是。你懷才不遇嗎?「天底下最痛苦的人,莫過於懷才不遇,因為他想做的,跟他能做到的有很大的距離,」中研院院士、歷史學者許倬雲分析。懷才不遇之感往往掩蓋了人的視野;沮喪、憤怒、抱怨與壞脾氣,阻斷了原本充沛的勇氣與行動力。到底怎麼樣才能脫離懷才不遇的困局?你的才能獨特嗎?靜下心來問自己,你真的具有你認為無法發揮的才能嗎?那是獨一無二的才能嗎?對於才能尚缺乏檢驗的人來說,這其實是個當頭棒喝。以手風琴創作專輯《漂浮手風琴》創下近萬張銷售量,銷售數字甚至超過許多流行歌手的王雁盟,就是歷經8年,不斷充實手風琴演奏、創作功力,因而成功的例子。許多人乍聽《漂浮手風琴》時,會以為演奏者與創作者王雁盟是個從小學手風琴的外國人。其實,王雁盟是個59年次、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畢業的電腦程式設計師;而且,他是8年前才開始自學手風琴。「原來手風琴可以這麼美!」1996年,王雁盟26歲,第一次出國就到布拉格流浪,被布拉格街頭手風琴手的演奏深深吸引,於是立下學手風琴的夢想。但是,難題來了:在台灣找不到老師。於是,他只好買琴譜自學,買一堆歐洲唱片,自己揣摩,還上網找國外高手請益。儘管學起來辛苦,跟小時候學鋼琴的經驗有很大的差距;周遭的人嗤之以鼻,他也甘之如飴。隔年,台北捷運開通,公開徵選第一屆捷運街頭藝人。他一聽到消息,興沖沖地報名徵選。結果公佈,他當選了!但是,挫折又來了。畢竟,當時的台北捷運不是布拉格街頭,王雁盟常常一個人像傻瓜一樣演奏著手風琴,沒有人仔細聆聽。「那真是很不一樣的人生體驗;演奏者其實很敏感,還是希望有掌聲;人家當你是街頭風景,你自己覺得很挫敗,」他說。儘管缺乏聽眾、自學很苦、在台灣很少有人能跟他切磋,他還是沒有放棄手風琴的練習與創作。白天,他在公司認真上班,下班後,他專心玩他的手風琴。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手風琴是象徵著流浪,是劇場界的最愛。因為,在舞台上,燈光一打,拉一個長音,氣氛與意境就出來了。當劇場界人士聽說王雁盟會手風琴,爭相邀請他到劇場演出。後來,他也參與《三橘之戀》配樂的手風琴演出。沒想到,這張配樂竟然還打敗馬修‧連恩,奪下金曲獎,讓他喜出望外。台灣最懂手風琴的人當雷光夏、董運昌的專輯裡,王雁盟的手風琴演出叫好又叫座,時機出現了:風潮唱片決定為王雁盟出版一張手風琴創作專輯。「他對手風琴有想法,很瞭解手風琴的呼吸,在台灣,大概只有他可以做,」風潮唱片企劃吳涵婷說。經過一年的蟄伏創作,王雁盟的作品成功地劃開一塊手風琴音樂的獨特市場,也在台灣樂迷心中搶下認同感。所以,你的才能真的獨特嗎?對你的老闆、組織或市場來說,你的才能是不是不可或缺?甚至是一個致命的吸引力?換句話說,你的才能是不是可以幫你的老闆或組織解決他頭痛的問題?如果你有這項才能,那麼,勇敢地展現出來吧!歷經8年的學習與磨練,王雁盟的體會正是如此,「人們常常說:我40歲以後要變成什麼什麼。但是我覺得,一下子要轉變是不可能的,人生沒有可以撿便宜的;夢想要實現,就是要不斷去接近它。」展現出來吧!如果你不敢,深藏其間的秘密可能是:你覺得能力還不夠、對自己還不夠有自信、害怕被檢驗、害怕失敗。你夠努力嗎?懷才不遇的人總覺得,大家的能力都差不多,一天24小時,能努力的時間都差不多,但是,捫心自問,你真的夠努力嗎?去年,以演出大愛電視台的電視劇《四重奏》中的小妹而走紅、也擔綱音樂劇《梁祝》的洪瑞襄,在演藝之路上,也有過類似的感慨。5年級後段班的她,早在讀大學時,就與歌手許如芸、錦繡二重唱一起在民歌西餐廳演唱,各自簽約出唱片,然而,洪瑞襄錄完兩張唱片,還沒上市就胎死腹中。「為什麼我的際遇就沒她們好?」她坦承當時的感受。後來,她演出《大鼻子西哈諾》的女主角才體會到另一層深刻的道理。當時,果陀劇場要開始籌備第一齣音樂劇,女主角勢必要由會唱歌的人來擔任。洪瑞襄為了準備試鏡,將一小段戲排練的滾瓜爛熟,加上她的唱功極佳,得到了女主角的角色,令她欣喜若狂。但是,她畢竟不是戲劇科班出身,正式排戲時,因為唱歌與演戲的動作無法協調,每天都當著同事的面被導演罵,不少同事心生不滿:「她又不會演戲,憑什麼當女主角?」她的表演還沒有上軌道,同事相處時又受到質疑與排擠,壓力大到讓她每天都會躲在廁所哭。儘管如此,哭完,她硬是背下所有的走位,走到哪裡要講什麼話,看哪個人、做什麼動作,唱哪一段歌曲。她接收所有的批評與指正,一遍一遍反覆練習,首演當天,製作人看過她在台北的表演,沒有太多的評論,但是,最後一天,製作人到高雄看最後一場演出時,中場休息時就衝到後台去告訴洪瑞襄說:「妳真的進步好多!」為了爭取幾年前在國家劇院演出的《真善美》音樂劇的女主角角色,不會看樂譜,英文也不好的她,先是找來《真善美》的專輯與歌詞,查單字,硬是把歌詞背下來。她還看了好多次電影以揣摩心境。白天,她去拍大愛電視台的戲,回到家就聽《真善美》,一直到國家戲劇院試唱之前,她已經聽了好幾百遍。後來,她成功的打敗另一位聲樂家,取得第一女主角的角色。儘管從事演出超過10年,洪瑞襄依然敬業。現在,排戲的時候,她會用數位錄影機錄下自己的表演,回家研究與揣摩。演出大愛電視台的連續劇時,每演完一段,就會到導演旁邊看小螢幕,看看自己可以怎樣修正。經過多年的苦熬與累積,洪瑞襄反思她當年對錦繡二重唱與許如芸的艷羨,觀點早已轉變:「當我們羨慕別人的際遇,其實,並沒有看到他們背後的努力,」她說。
往往我們總是在別人成功的時候欽羡別人如何的運氣好,或是悲嘆自己如何的運氣背。也許我們很少能檢討自己是否真實地盡全力努力過,有時候盡全力的定義非常的難以界定。例如就我現在面臨的考試吧!我是該像過去曾經有的經驗,每天除了例行公事之外就是念書,還是除此之外,仍保有少許與朋友的互動、養植物、老鼠、關心時事、部份影集調劑身心?困惑?哪一種盡全力我獲得的比較值得?也許不吧!困惑可能讓我花去更多的時間吧,我想。
從自己出來外頭獨立生活,我開始注意到生活品質的重要,雖然不富裕,但簡單的心靈成長仍然是做得到的。很多長輩都說現在妳最重要的就是把試考好,其他的都不要管,考上的朋友也常掛在嘴邊,考試的人最大!但我可以否定嗎?如果在期間,我因此損失了一段友情,因此錯過了一生只能看一次的風景,遺失了決定自己未來的契機,我是否會更後悔呢?
只剩不到三個月,我將要走上那一個我曾經汲汲營營只為此一戰的戰場,為的是追求我的理想,但此刻我充滿的不安,卻是因為我覺得: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現在的工作讓我真的有不滿足的感覺,雖然並非懷才不遇,但卻無法讓自己獲得太多的成長。所以我想繼續開創新天地,我還有好多夢想,等著我去實現!所以,我想,我還不夠努力吧!
註:由於海的旋律要專心準備考試,所以日記大約改為兩到三天出一篇,仍然請大家多支持!謝謝,我也會繼續到各位的日記游走,大家的文章都讓我很有收獲呢!祝大家今天有愉快的一天喔![:D][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