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顯生命的無盡藏--幸福快樂的源頭活水
口述:周易之
文字整理:遊雲
3知識與貪婪的結合
另一方面,在普遍功利化的社會染缸中,現代人追求知識,很多不是單純為了解決人生的困惑問題,或增進人們
的福祉,而往往只是把知識當成工具,來追逐個人財富的累積,滿足自己物欲的享受.
因此,雖然知識水準不斷提升,犯罪率卻也同步增長,手法亦不斷翻新.台灣的監獄人數,在一九四八年時僅有
三千五百多人,到了二○○三年,增加到五萬六千四百多人,暴曾了十六倍.這種情形不僅僅只發生在台灣,而是世
界性的普遍現象.現代人很多為了賺錢,不擇手段,唯利是圖,因而造成種種嚴重的社會問題.
二○○八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就是知識與貪婪結合下的典型產物.
美國的「次級房貸」,是引起金融海嘯的重要原因之一.房貸公司把錢借給「財務狀況次等」的人,鼓勵可能
還不起錢的人借錢買房子.房貸機構的業務量因而大幅成長,貸出去的錢變成了「債權」.房貸公司知道,這些債權
隱藏著高風險,就找來投資銀行合作.經過這些華爾街金童們精心、巧妙的設計後,把貸款債權證券化,變成CDO
(抵押債權憑證),買的人有固定報酬率,房貸風險就讓這些CDO買家分攤走了.
投資銀行又找上避險基金,這些人熱愛高報酬、高風險的商品.避險基金(對沖基金)向全世界利率最低的銀
行借錢,大舉買入高風險CDO.二○○六年以前,日本央行貸款利率僅為一.五%,但普通級CDO的報酬率就高達一○
%至一二%,避險基金光靠利差,就賺到了可觀的利益.
在低利時代,這些高風險CDO在市場上,還可以向銀行再抵押貸款,貸出更多的錢再來操作,就這樣槓桿來、槓
桿去,創造的乘數效果大得驚人.
在熱錢推升之下,美國房地產市場還繼續飆升,短短幾年就翻了一倍多.貸款人、房屋貸款公司、投資銀行、
避險基金都賺翻了.
投資銀行也了解某些CDO風險高,於是幫它們買保險,這保險契約在市場上又成了另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
CDS(信用違約交換);投資銀行幫CDO投保,每年從CDO收益中拿出一部分作為保費,將來萬一有風險,再請保險
公司來賠.
保險公司想,CDO這麼好賺,又是集合各種債權、風險分散過的產品,什麼事都不做就有大量保費進來,何樂而
不為,於是也陷入新金融商品CDS的陷阱中.這一陷不得了,債券天王葛洛斯就指出,CDS的規模高達六十二兆美元
,等同於美國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四倍.
後來,風光了五年的美國房地產開始走下坡,房價跟著下跌,優惠貸款利率的兩年時限也到了,先是民眾無法償
還貸款,房價也大幅跌落,房貸公司紛紛倒閉,CDO和CDS的價格也一落千丈,避險基金大幅虧損,貸款給避險基金
的銀行幾乎無一倖免.震央中心的投資銀行更是損失慘重,替CDS背負擔保責任的保險公司到最後兩手一攤,只能
等待政府救援.
房市、股市、債市,所有的金融市場,都被金融海嘯席捲.美國政府砸銀子救房地產與股市的數字,一次比一
次驚人.開始時動用二千億美元收購房貸公司,之後更提撥八百五十億美元,承購保險公司AIG近八○%股權,還授權
財長最多七千億美元的紓困方案.全世界都受到波及,許多銀行和企業紛紛倒閉,全球興起裁員潮,各國失業率不
斷攀升,無數家庭生活無以為繼.
參與這整個過程的,都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頭腦,透過數學、電腦、經濟學、統計學、金融、行銷等等專業知識
的結合;加上人性的貪婪,造成了後來的銀行倒閉、無數工廠歇業、全球失業率飆升,連國家都破產了(冰島).全世
界的人民與政府,都陷入恐慌與不安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