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36155
 阿彌陀佛-行德慈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開顯生命的無盡藏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開顯生命的無盡藏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開顯生命的無盡藏
作者: 阿彌陀佛-行德慈利 日期: 2009.12.30  天氣:  心情:

開顯生命的無盡藏--幸福快樂的源頭活水


口述:周易之


文字整理:遊雲

四、知識與智慧


「學習」是心靈充實的開端,然而學習的目標是為了增長知識?或希望提升智慧?因此必須探究明白學習的內

容,與目標是否相應.所以,有必要對學習的內容即知識與智慧的分別,做進一步釐清與探討.


1知識與智慧的分別


「知識與智慧」必須透過教育來傳承.歷年來在幾位教育主政者,持續大力地推廣閱讀下,閱讀風氣漸漸打開

.例如南部某國小,就曾經推動「閱讀存摺」,鼓勵小朋友多閱讀.當時媒體報導:「閱讀存摺,儲存智慧」.但是,我

們不禁深思:「多閱讀就會有智慧嗎?」不可否認,閱讀能吸收作者的經驗與心得,是學習的方便管道,但是多閱讀

智慧是否就能相對提升呢?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政策下,人人有書念,年年養成許多學士、碩士、博士;但是,學位取得了,智慧就提升

了嗎?


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很多人對於「智慧」的想法是:「充實知識,然後加以靈活運用」.若深一層去思考,這

樣是否就是「智慧」呢?


試想,擁有專精知識、技能、經驗的學者專家,若內心充滿貪欲、嫉妒、憤怒等煩惱痛苦,他的「知識」是難

以化解心靈問題的!顯然,「知識」並不等同於「智慧」.


我們嘗試探討「知識」與「智慧」的分別如下:


約略而言:「知識」是對外界現象的觀察、認知與研究;「智慧」是對內在心靈的反省、觀照與淨化.


「知識」是建立各行各業、各科各系的專業學問與技能;「智慧」則是覺察內心煩惱的起因,及如何消除煩惱

的能力.


「知識」有分門別類的局限,屬於專業性的經驗素養;而「智慧」是生命整體的淨化,屬於心靈層次的提升、

開闊與和諧.


「知識」是解決外在的職業及生活問題;「智慧」是解決內在的心靈或生命問題.


古人對各類別專業知識的認知或學習,雖不及現代人廣泛,沒有像現在學生那樣,有系統地學習數學、物理

、化學、生物、地理......等各學科的「知識」,但在「智慧」領域,很多先哲們卻是遠遠超出我們.他們對「知

識」與「智慧」,掌握得非常清楚.他們不是沒有能力求得「知識」,而是他們明白,對人生的重要性來說,「智慧

」更形珍貴.先哲們知道,生命是以發展「智慧」為主,而以「知識」的取得為輔.


對於「知識」與「智慧」的分別,古大德只要一個字,就足以清楚地界定其中的差異了.


例如:「學術」是屬於「知識」領域的;「學道」是「智慧」領域的.


「學術」正是老子說的「為學日益」,做學問要不斷日日增長;而「學道」是是老子說的「為道日損,損之又

損,以至於無為.」要求得至高無上的「大道」,就要不斷地去除內心的欲望,不斷地淨化內心,一直到所有的欲望

與私念都淨化了,那麼心靈本具的智慧就能完全開顯出來.


又如:古德以「精明」與「高明」,來分別其中的差異,「精明」是「逐物為下」,縱使我們求得了全世界的

知識,那也是「外在的」,與我們自己心靈本質毫不相干;而「高明」是「卻物為上」,亦即把心靈上的污染都捨

棄,把不必要的負擔都完全放下.


歸納來說,「知識」是「向外馳求」,而「智慧」是「對內淨化」.


「知識」是解決生活上各別局部的問題,是處理外在的「生活」問題.


「智慧」是化解心靈的煩惱與痛苦問題,是處理內在整體的「生命」問題.


「知識」就像各行各業的百工技藝、各科各系的專業教授所傳授的,是屬於生活上的專業技能、才藝之

學問.


而「智慧」領域,在東方是儒、釋、道三家,在西方則有宗教哲學兩大系統,皆是生命整體淨化、提升的

學問.


知識與智慧,兩者在實際的生活應用上,交織得非常密切,因此很容易令人產生混淆,而將擁有淵博知識且兼具

才幹之人,誤以為是智慧者.這是因為知識帶動科技與經濟的進步,大多人皆惑於科技造福人類及經濟發展的成果

,又對智慧缺乏正確的體認,正知正見逐漸地淪喪,以致錯把知識當智慧.事實上,兩者在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需要

冷靜戀心地分辨.


(一)學術→老子云:為學日益
(二)精明→逐物為下
(三)向外馳求

古德

1對外界的觀察、認知、研究
2建立各行各業、各科各系的專業知識技能
3分門別類的局限→專業性的經驗素養
4解決外在的職業及生活問題

知識─處理→外在的生活問題


智慧─處理→內在的生命問題

1對內心的反省、觀照、淨化
2覺察內心煩惱的起因,及如何消除煩惱
3生命整體的淨化→心靈提升開闊和諧
4解決內在的心靈或生命問題

古德

(一)學道→老子云: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二)高明→卻物為主
(三)對內淨化
標籤:
瀏覽次數:172    人氣指數:2952    累積鼓勵:13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開顯生命的無盡藏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開顯生命的無盡藏
 
住戶回應
 
時間:2010-01-07 23:10
她, 43歲,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