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李盛雯/台北報導】
端午節近了,各種口味的粽香飄溢,總是讓民眾難以忌口,但不少人在幾顆粽子吃下肚後,腸胃開始鬧情緒。營養專家分析,由於腸胃的機能和容量有限,且糯米含有高比例的支鏈澱粉,烹煮後黏性強,在胃中停留較久;粽子中的蛋白質餡料如豬肉、干貝、蛋黃,都需要較長時間消化,當腸胃來不及分解食物時,就會產生腹脹、胃酸過多等不適狀況。
■水果酵素 幫助消化
「吃水果幫助消化、降低腸胃不適症狀的發生機率」是一般人能熟悉的觀念,尤其是鳳梨、木瓜、奇異果等水果含有消化酵素,被認為有保健腸胃道的功效,但酵素能否通過胃部高酸、高溫的環境,則有待商榷。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謝榮鴻表示,有研究者模擬腸道環境,將奇異果的奇異酵素放在體外及動物實驗,發現它能通過胃部環境,進入腸道內輔助消化,這是首篇發現水果酵素能在體內作用的研究,發表於《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
該項研究也顯示,奇異果酵素不僅可增加胃部37%至48%分解蛋白質的能力,同時也提高腸道45%分解蛋白質的效果,促進牛奶、肉類、大豆、玉米和小麥等蛋白質的消化,讓胃部排空,可減緩腸胃道的不適症狀。
■膳食纖維 讓腸胃不塞車
此外,由於民眾多把粽子當正餐,忽略吃蔬菜水果,導致肉類攝取過量、纖維量不足。營養專家提醒,吃粽子時不要忘記攝取膳食纖維,幫助腸胃蠕動,而水果則是膳食纖維豐富、食用最方便的食物之一。
比較夏日常見水果的膳食纖維,奇異果、芭樂含量都十分豐富,以一顆100克的奇異果為例,纖維質約有3.4克,是香蕉的2.3倍、橘子的2.5倍。其中所含果膠具高度保水性,有助於軟化糞便而易於排出,減少廢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
專家也提醒,飯後半小時內食用水果,最能幫助消化、改善腹脹等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