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的結合,年齡是一個最大的考慮,提倡愛情不講條件的人,於此又被打一嘴巴。<邊疆英烈傳>上那個唯一的女主角把男主角趕出房子之後,曾厲聲問道:「假如我是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太婆,你也如此殷勤,硬要為我效勞嗎?」問的男主角呆了半天也說不出答案。這可說明一點,戀愛也好,失戀也好,甚至成了怨偶,打打鬧鬧,以至離婚,年齡往往佔一個重要地位。是一個沉重的「結」,最好是一開始就沒有這個沉重的「結」,不幸而有這個「結」,怎麼把它解開,就得各顯神通。
大概任何農業社會都流行早婚,而任何早婚社會,差不多都有一種現象,那就是太太的年齡往往比丈夫大。以前的中國北方,尤其如此,爭取人力之故。當丈夫的男孩子,不要看他在結婚之日,頭戴金花,身坐大轎,神氣的不得了;實際上主角並不是他,他只不過是一張領東西的收條,憑該條收到新娘一名。收到之後,就不再重要,而交由母親支配啦。洗衣燒飯,下田耕種,俗話說,一個好媳婦等於三條壯牛。我以前去中國北方的農村旅遊時,常見一些少婦收割玉米,禾高沒人,禾葉如刀,如果是在台灣,女人們一定渾身密密包將起來,只露兩眼。而北方的農婦則不然,她們的婆婆教她們把兩袖和褲管捲起,問婆婆那是為啥,婆婆說:「肉割破了會慢慢長好,衣服割破了豈不是要換新的?」由此固然可看出中國大陸北方之窮,婆婆之惡,但也可看出娶媳婦的主要作用何在。
所以,一個十四五歲的男孩子,他的新娘往往是十七八歲,十八九歲,二十歲,二十一二歲,甚至更大,那簡直是一場殘忍的玩笑。看過選美比賽的人恐怕均有此感,女孩子到了十七八歲,已經相當成熟,知道自己照顧自己,儼然的小大人小母親,此時就算是把一個家庭的重擔放到她身上,她都能擔當的下來。可是,不要說十四五歲的男孩子,就算是十七八歲的男孩子,又怎麼樣?不用挨家挨戶做市調,只要隨便去一間高中參觀一下就可以明白,十七八歲的男孩子還是一個髒兮兮的小潑皮,滿腦筋無法無天,不僅不懂得家庭和婚姻是啥?連他自己是啥,他都不知道。
那種婚姻的結局實在用不著預卜,很多做丈夫的結婚時還鬧著要跟媽媽睡,我的叔公那時中秋節結婚時才十四歲,被父親打著罵著,推入洞房,他就滾到地下大哭大號,弄得像是親生爸爸死掉一樣,結果還是隔窗答應第二天帶他出去玩,才由新娘服侍上床,可是我叔公生性膽怯,新娘一靠近他就大叫,使得聽房的人啼笑皆非。作丈夫的不快樂是當然,做太太的,其痛苦恐怕更加數百千倍,真的是把女人不當人。
早婚的怪事現在當然已經絕跡,但即令是自願的,太太的年齡比丈夫大,也是悲劇。記得看過一篇文章,中國文革時,蘭州某大學堂,有一位女老師愛上她的男學生。如果反了過來,是男老師愛上女學生,那簡直是杏壇佳話,可是是女老師愛上男學生,那情形就非常的特別,鬧了個天翻地覆,剛好那個男生的姐姐也在那間大學教書,反對最力,曾當眾罵那個女老師勾引她的弟弟,但他們還是結了婚。假如是男老師和女學生結了婚,往往等於開始他們的幸福生活,但女老師和男學生結了婚,不僅不能開始幸福生活,反而更糟,姐姐大人首先訓該女老師說:「妳雖然是一個老太婆,年齡比我還大,但還是我的弟婦,我要好好管妳,你們就住在我家,不准到處亂跑,妳應該把我弟弟服侍的舒舒服服。」小丈夫的男同學們,每天蜂擁的跑到新房,喊女老師為「大嫂」,叫她泡茶,請她遞煙,諧謔百端,而作丈夫的不過是一個未成熟的大學生而已,情緒既不穩定,性格尤其暴躁,女老師服侍他再好,每逢他看到同學們如花似玉的年輕女朋友,而他太太居然是一個滿臉皺紋的歐巴桑,他就生氣,一開始還可以自制,久而久之,就委屈的感覺積壓如山,經常對女老師又罵又咒,又打又揍。文革結束的那一年,那個女老師已經被她心愛的小丈夫折磨的瘋瘋癲癲,精神恍惚,望之更難入目,經朋友建議,還是離婚了事。
這是一幕活生生的警世悲劇。我想以女老師的學問,她應該知道年齡問題的嚴重,而她居然不知道,那是她的蠢,吞下自己蠢的果實,當然沒辦法怨天尤人。
這可不是說我天生的狼心狗肺,對女老師毫無憐憫之情,居然用別人的不幸來證明自己的真知灼見。而是說,我想女老師當初一定也曾經考慮到年齡問題,不過她不相信真的會這麼嚴重,就這一點,我就誓不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