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手處,修學入門,世尊為我們示現的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他不上不下。 上上根人所謂是一聞千悟,像六祖惠能大師那是上上根人, 他不需要學的,他一聽馬上就覺悟,他就明瞭。 這種人少,太少了。下愚之人他什麼都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 教他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一生不缺,一天到晚念, 念上幾年他自知時至,他真往生,這是下下根人。 上上根、下下根特別好度,下下根聽話、老實、真幹, @@@這兩種人一遇到淨宗沒有不往生的,肯定往生,果報無比的殊勝。 當中就麻煩了,知識分子,你要說他懂吧?很有限,你要說他不懂, 他知道得不少,他的思想非常混亂,而且一般都會帶傲慢,不服別人。 這文人習氣,自古以來讀書人的習氣,好勝,真正學佛的人,腦筋清楚,不會計較。 腦袋不會混亂,而且辯才無礙。 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痴。 喜歡跟人辯論,有人找我辯論,我不習慣,因為沒有立足在相同的基準點上,不方便辨論, 後面日記會寫詳細。 自信心很強,好勝心很強,不服輸,中國人所謂是文人習氣,這個習氣對修行來說是最大的障礙。 驕跟吝有連帶關係,吝是吝嗇,文人懂得很多,教人不肯完全教給你,留一手。 孔老夫子不是也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矣 >! 這句話,我體會很多,有些人也是仗著念了一點佛經,一點點知識,就會自以為很了不起。 這樣的人,不會進步了,因為裝滿水的瓶子,已經無法接受其他的水再注入。 為什麼?怕你超過我,他不能不防著,這也是自古以來平常的習氣。 讀聖賢書,學聖賢人,學得不像,統統都是這個原因。 《了凡四訓》裡頭,了凡先生看人他就看這一點,看這些讀書人。 如果讀書人對待人,對待不如他的人,他都很謙虛、很恭敬, 了凡先生說這個人去參加考試一定考中。 所以,考試也是考德行,只是因果當中,太過於複雜,不容易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