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根據美國最新一項研究指出,老人家若是生活經常習慣與他人互動,例如串門子或上教會,可以延緩知能退化的情況發生。
美國羅希大學醫學中心研究人員邀請1138位平均年紀80歲的民眾參與實驗,研究人員同時每年觀察民眾就醫資料與神經心理測驗結果,最後以5年的時間觀察發現,從事社交活動例如上教會、當志工或與他人一同用餐、運動等,會降低出現知能退化的機率,社交最頻繁者較經常閉門不出者,出現知能退化的機率減少達25%。
研究人員詹姆斯發現,老年人若是平日的社交活動頻繁,可以延緩腦部知能退化的時間,詹姆斯表示,「知能退化的人,比較不會參與社交活動,證據也顯示缺少社交活動的人,的確會導致知能退化。」
稍早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一項類似研究結果也指出,年紀增長雖是造成出現老年癡呆的因素之一,不過,長者若是在日常生活中較常與他人互動,的確可以延緩神經退化情形的發生。
本次美國研究結果刊登在《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ological Society》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