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9123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14《五台山●澄秋蒸雲●東台》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16《五台山●毘盧真境●北台》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15《五台山●煙光凝翠●南台》
作者: 日期: 2015.07.26  天氣:  心情:
【旅遊日誌】• 朝聖之旅15
2015-07-25


15《五台山 ● 煙光凝翠 ● 南台》


偉大的領導來遊山,咱小民只好改動行程;在台懷小鎮匆匆用過午膳,一行逕往南台峰。

距台懷鎮南面25公里,海拔2485公尺的五台山南台峰,台頂面積約14萬平方米。又稱錦繡峰。此峰頂若覆盂、圓周一里,【清涼山誌】稱云過:
『山峰聳峭,煙光凝翠,細草雜花,千巒彌布,猶鋪錦然,故以名焉。』
南台頂上建有普濟寺,殿內主供智慧文殊菩薩,拜之可使人獲得無窮智慧。
寺院是隋文帝詔令始建,宋代重建時名為普濟寺,後於明代成化年間重修,寺內至今保留著年代極為久遠的石佛殿。南台又分古南台和新南台。著名詩人元好問賦詩讚曰:
『沈沈龍穴貯雲煙,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將人境比,誰家隨步得金蓮?』。
性善詩中也對普濟寺有這樣的讚頌,足以說明南台風光之秀麗:
『策杖尋幽上翠巔,清涼春盡景芳妍。千崖花綴千崖錦,五頂峰連五頂天。
梵召繞陵日月,經堂寂寞鎖雲煙。真容欲睹知何在,極目蒼蒼意惘然。』


原普濟寺內有明洪武二十年(1387)晉王、穎國公等遊台碑記和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康熙五十三年(1714)修葺碑記。寺內3間前殿,內供脫沙彌勒佛像;5間正殿為文殊殿,殿前有文殊畫像碑;後殿為石窯洞3間,內置一尊石雕佛像和兩尊菩薩塑像,其中,石雕普賢菩薩像,做工精細,色澤古樸,當為宋,元時期遺物。普濟寺現有三佛殿和後殿兩處主要建築,三佛殿內供橫三世佛,而後殿內則供獅子吼文殊菩薩,佛相莊嚴古樸,筆觸細膩遒勁。
在普濟寺東有一石雕覆蓮瓣,下為人,上部為瓶形,青石裹外,塔身高16米,共7層。沿塔內旋梯上登塔頂,南台風光盡收眼底,遊人至此,如入仙境,總有意猶未盡之感,直叫人留連忘返。


普濟寺在“文革”中受到了極大的毀壞,一座規模不小的寺廟幾年之間,竟變得殘垣斷壁,很多富麗典雅的佛殿只留下台基柱礎。 普濟寺現存建築有毘盧殿三間,三佛殿一座和大雄寶殿的殘基,山門殿的柱礎。 因為普濟寺從古至今是東北三省及京津直來通往五台山拜佛的必經之地,古稱五台山南門,抗戰時期寺的後山曾經是日軍的砲樓所在地。 為了及時迅速地抵禦敵人干擾,延安共區根據地的聶榮臻在普濟寺籌備和建立了晉察冀邊區司令部,並將司令部金庫設在此寺。 如今,金庫遺址猶存。
而途中我們也經過一座金閣寺。金閣寺海拔1900米,距台懷鎮約15公里。1983年被定為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現存寺廟建築及塑像設置,均為明、清及民國時複修和添製後的形製。大雄寶殿為重簷歇山頂的高大樓閣,殿內聳立著一尊高17.7米的千手觀音銅像,銅佛為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所鑄,是文殊菩薩顯聖處『金閣浮空』而鑄像建寺,該寺銅鑄為瓦,瓦上塗金,以合『金閣』聖名稱金閣寺。

走過金閣寺,我們又向北台進發;導遊師姐特別提醒我們,這北台是五台中最冷的。


(待續)


標籤:
瀏覽次數:63    人氣指數:663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14《五台山●澄秋蒸雲●東台》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16《五台山●毘盧真境●北台》
 
給我們一個讚!